影响普洱熟茶香气品质的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海鹏

作者: 吕海鹏;张悦;杨停;施江;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洱熟茶;香气;相对含量;感官审评;偏最小二乘回归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15 年 12 期

页码: 394-3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普洱熟茶是产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种采用晒青毛茶制作的后发酵茶。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比较了不同香气感官品质得分的两组普洱熟茶样品的香气相对含量水平差异。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表明,3,4,5-三甲氧基-苯甲醛、亚甲基-丁酸-二甲酯、2-乙基-丁酸-2-丙烯基酯、3,4-二甲氧基甲苯和5-甲基-1,2,3-三甲氧基-苯等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水平与普洱熟茶香气品质得分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橙花醇、橙花叔醇以及十六烷酸等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水平与普洱熟茶香气品质得分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它们是影响普洱熟茶香气品质的关键香气成分。此外,本研究还采用PLS回归初步建立了1个基于上述关键香气品质成分相对含量水平的普洱熟茶香气品质评价模型。

分类号: O657.63`TS272.5

  • 相关文献

[1]普洱熟茶化学成分与品质特性相关性分析. 白晓丽,张建勇,江和源,李长文,张晨霞. 2017

[2]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普洱熟茶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雷舒雯,张智芳,谢桂华,山波,苗玥,赵春燕,陈德洪,侯艳,龚加顺. 2023

[3]基于HS-SPME-GC-MS的不同品种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 苟祎,夏丽飞,张艳梅,田易萍,仝佳音,陈林波. 2023

[4]FTIR结合曲线拟合分析用于普洱熟茶陈化过程的研究. 李栋玉,时有明,易时来. 2015

[5]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多酚降脂作用比较研究进展. 李云娜,王凯博,赵碧,潘联云,刘本英. 2024

[6]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柠檬香茅叶片和叶中脉的挥发性成分. 李海明,吴水金,黄惠明. 2019

[7]绿盲蝽危害对茶树鲜叶挥发物的影响. 杨春,陈正武,郭燕,陈娟,乔大河,孟泽洪. 2018

[8]我国北亚热带黄土母质发育的黄棕壤和黄褐土的粘粒及矿物学特性研究. 周华茂,徐盛荣,朱克贵. 1990

[9]不同产地龙脑樟枝叶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外抑菌研究. 李思琪,江芊,黄英,胡璇,王凯,官玲亮,于福来,庞玉新. 2023

[10]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测定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 朱向荣,尚雪波,帅鸣. 2011

[11]西藏常见食药用真菌子实体脂肪酸组成研究. 刘振东,李梁,罗章,薛蓓,扎罗,王波,刘世璇. 2018

[12]几种甜瓜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的比较. 赵雅霞,孔建军,张健,杜鹃,吴忠红. 2021

[13]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李兰,彭振英,陈高,王莹莹,张斌,毕玉平. 2012

[14]腐植酸处理对樱桃番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关思慧,刘晨旭,姚祝平,万红建,刁明,程远. 2024

[15]月月粉(Rosa chinensis ‘Pallida’)、大马士革蔷薇(R.damascene)、百叶蔷薇(R.centifolia)香气成分分析. 晏慧君,王娟,陈敏,王其刚,张颢. 2017

[16]黄牛木根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李晓霞,王祝年,王茂媛,王建荣. 2010

[17]吹扫捕集GC-MS法测定紫苏不同变种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 胡彦,丁友芳,温春秀,谢晓亮,周巧梅,刘玉军. 2010

[18]不同处理方式对胡椒精油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房一明,吴桂苹,谭乐和,徐飞,谷风林. 2017

[19]北京典型园林绿化树种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动态变化特征. 李少宁,王君怡,王倩,赵娜,徐晓天,鲁绍伟. 2023

[20]基于光谱特征与PLSR结合的叶面积指数拟合方法的无人机画幅高光谱遥感应用. 高林,杨贵军,李长春,冯海宽,徐波,王磊,董锦绘,付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