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稻叶瘟病发生预测模型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伟娜

作者: 孙伟娜;刘嘉良;王春荣;张齐凤;张静;逯鑫;田崇兵;于晓秋;宋显东;左豫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瘟病;气象因子;预测模型

期刊名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ISSN: 1002-2090

年卷期: 2024 年 36 卷 006 期

页码: 1-7,14

摘要: 为筛选影响水稻叶瘟病发生的气候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利用黑龙江省密山市1990-2019年叶瘟病病情与相关气象因子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病情指数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发现水稻叶瘟病始见日前7 d的平均相对湿度(X2)、相对湿度≥90%累积日数(X3)、连续2 d相对湿度>90%出现次数(X4)、累积降水量(X5)、累积降水日数(X6)与叶瘟病情指数(Y)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累积日照时数(X7)与叶瘟病情指数(Y)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以各主要气象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比重为权重构建叶瘟病发生预测模型,随后评估各模型的综合评价得分,最终利用综合评价得分和叶瘟病病情指数建立回归模型为Y=-8.231+0.109 X2+0.572 X3+1.600 X4+0.041 X5+0.291 X6-0.035 X7。以未参加模型运算的历史资料作为独立样本进行试报,该模型的平均预测准确度高达97.82%,说明该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叶瘟病的发生规律,可用于叶瘟病发生的预测预报。

分类号: S435.111.41

  • 相关文献

[1]佳木斯地区稻瘟病大区流行趋势预测初始模型的建立. 黄春艳,朱传楹,张增敏,张匀华,李桦. 1994

[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小麦条锈病预测研究. 聂臣巍. 2014

[3]苜蓿褐斑病气象因子预测模型研究. 曾亮,袁庆华,姚拓. 2010

[4]山西晋南麦区蛴螬种群动态预测模型研究. 范绍强,郑王义,谢咸升,曹亚萍. 2008

[5]利用气象因子构建东港市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等级的预测模型. 杨眉,褚晋,于凤泉,李志强,刘欣宇,孙富余. 2022

[6]基于菌群毒性与气象因子的水稻稻瘟病流行程度判别分析预测. 兰波,阴长发,陈建,施伟韬,杨爱萍,张晓阳,况虹敏,肖慧,李湘民,杨迎青. 2023

[7]2018年-2019年重庆蚕豆赤斑病发生情况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龙珏臣,杜成章,王萍,张晓春,刘剑飞,张微微,王强,刘帮银,余雪源,陈红,张继君. 2022

[8]稻瘟病综合防治决策模型的研究. 黄春艳,朱传楹,张增敏,商世吉,张匀华,郭梅. 1996

[9]寒地稻瘟病菌空中捕捉量与田间稻瘟病发病和气象因子的关系. 宋成艳,王桂玲,刘乃生,周雪松. 2011

[10]稻瘟病菌孢子qPCR方法的建立及用于监测气传菌源的研究. 许燎原,赵丽稳,胡宇峰,邱海萍,柴荣耀,张震. 2016

[11]太湖稻区褐飞虱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丁宗泽,陈茂林,李沛元,蔡立正,程遐年,陈若篪. 1988

[12]求解二维水动力弥散参数的线性回归法. 郭建青. 1991

[13]温度对水芹贮藏品质的影响与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马佳佳,刘凤军,牟建梅,徐瑶. 2016

[14]托盘包装鲟鱼中腐败希瓦氏菌和总菌的生长动力学及货架期预测. 桂萌,章志超,刘恩歧,李平兰. 2016

[15]基于乙醇含量的杨梅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研究. 狄华涛,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琴燕. 2012

[16]一代灰飞虱发生期预测软件研制与应用. 顾国华,徐莉,葛红,季桦. 2010

[17]春谷播期与产量的最佳拟合曲线模型研究. 刘恩魁,刘红霞,张德荣,刘永平,刘环,侯升林,宋银芳,王新玉,周汉章. 2013

[18]计算机视觉用于猪肉新鲜度检测的颜色特征优化选取. 潘婧,钱建平,刘寿春,韩帅. 2016

[19]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研究. 丁铁山,董汝瑞,温季. 2011

[20]设施黄瓜土壤重金属与养分的分异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孙超,李博文,杨志新,石维,王伟,刘文菊,马理.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