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新生肉犊牛腹泻的病原学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宇鑫

作者: 韩宇鑫;梁彤;曹存;于德斌;王芳;姜志刚;徐晓静;崔久辉;程延彬;王蕾;尹鑫;常继涛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牛羊传染病研究创新团队;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市农牧局

关键词: 肉犊牛腹泻;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ISSN: 1671-6027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33-36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发生严重新生犊牛腹泻,为了确定该牛场新生犊牛腹泻的病原,采集发病犊牛的8份直肠拭子和病死犊牛的2份肠组织样品,进行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 V)、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RT-PCR检测和序列分析,同时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临床观察显示,患病犊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同时伴有黄色水样便。剖检病死犊牛可见肠壁变薄、肠粘膜充血和脱落。RT-PCR结果显示,牛冠状病毒样本阳性数为8份,阳性率为80%;牛轮状病毒样本阳性数为6份,阳性率为60%;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均为阴性;对扩增获得的BRV VP7基因及BCo V 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显示,该肉牛场感染的牛轮状病毒为G6基因型、牛冠状病毒为中国当地流行毒株。表明该肉牛场新生肉犊牛腹泻由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混合感染引起。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检测牛轮状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曹竹婷,杨少华,杨宏军,高运东,王长法,简子健,仲跻峰. 2009

[2]牛诺如病毒和冠状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王文佳,师志海,兰亚莉,徐照学. 2019

[3]牛冠状病毒、牛诺如病毒和牛嵴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王文佳,徐照学,兰亚莉,师志海. 2020

[4]牛冠状病毒流行病学和疫苗研究进展. 苗艳,朱庆贺,陈亮,兰世捷,冯万宇,李丹,张蕾,沈思思,田秋丰,金振华,史同瑞,李白. 2022

[5]一株G6P[5]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曹存,于德斌,徐晓静,于力,常继涛. 2021

[6]牛轮状病毒基因重配二价减毒疫苗接种怀孕母牛的免疫原性评价. 常继涛,于力. 2013

[7]新疆地区牛冠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王梦娇,蒋倩,马学军,夏瑞阳,郭雪萍,孙磊,钟旗,马雪连,姚刚. 2023

[8]牛轮状病毒引起的犊牛腹泻研究进展. 常继涛,于力. 2016

[9]河北省廊坊市牛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感染状况检测及牛冠状病毒演化分析. 李思远,付新成,袁雪松,毛立,蔡旭航,孙心如,黄金,谢玲玲,王府,周华,张琪,李基棕,李彬. 2024

[10]牛轮状病毒研究进展. 刘占悝,刘泽余,李智杰,郭利. 2019

[11]茯苓多糖参与调节BCoV诱导的宿主细胞IFN-β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的表达. 贺泂杰,崔东安,唐豪,王玲,杨峰,王胜义. 2023

[12]牛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 黄金,李思远,谢玲玲,周迪,杨蓉,王松,周华,蔡旭航,李基棕,李彬. 2023

[13]牛轮状病毒与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俭伟,赵宏坤,杨少华,高运东,王长法,仲跻峰. 2008

[14]牛诺瓦病毒和牛轮状病毒双重RA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惠惠,董可儿,刘馨博,张春晓,马超,陈利苹,钟旗,姚刚,马雪连. 2024

[15]表达牛冠状病毒S1基因的重组人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周国辉,于力,魏萍. 2010

[16]牛轮状病毒NSP5基因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于德斌,曹存,徐晓静,于力,常继涛. 2021

[17]我国部分地区牛轮状病毒的病原学调查及一株G10P[11]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 常继涛,崔久辉,李建军,郭德瑞,王治才,于力. 2008

[18]牛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郑拓,苗艳,朱庆贺,史同瑞,李白,姚橹. 2022

[19]新疆地区犊牛冠状病毒的病原调查及S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贾开文,操义恒,胡亚辉,党士荣,钟发钢,赵文娟,吴桐忠,韩猛立,张星星,张倩,周霞,黄新. 2024

[20]牛轮状病毒VP4基因与LTB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南晓伟,杨少华,高运东,王长法,杨宏军,刘晓,何洪彬,申之义,仲跻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