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茯茶散茶发花条件优化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舟琼

作者: 张舟琼;曹霞;任锡毅;黄永会;刘永翔;谭玉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毛茶;冠突曲霉;散茶发花;工艺优化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9 期

页码: 62-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贵州是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茶园面积大,但经济产值低,夏秋茶浪费严重,品种结构单一.该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黑毛茶为供试原材料,人工接种茯砖茶"金花"发酵剂,优化散茯茶发花工艺条件,并开展了理化指标变化及真菌多样性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优化试验分析不同因素对黑毛茶散茶发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发花条件为:含水量 30%、温度24℃、发酵时间9 d及接种量1:100(m/m).在此发花条件下,成品散茯茶冠突曲霉孢子数为3×108 CFU/mL,水分、总灰分、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0%、6.8%、12.0%、2.4%、42.6%.经过上述优化后,茶汤色明亮,金花茂盛,香气纯正,滋味醇和.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发酵时间下散茯茶的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3 d后,曲霉属(Aspergillus)相对丰度达到98.8%.该研究优化了贵州散茶发花的工艺条件,对提高茯砖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其他茶叶散茶发花工艺提供参考.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基于UPLC-ESI-Q-TOF-MS的“散茶发花”茯茶加工前后的物质变化分析. 郑红发,赵熙,钟妮,黄建安,刘仲华. 2018

[2]茯茶“散茶发花”加工前后差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赵熙,黄怀生,银霞,粟本文,钟兴刚,黄建安,郑红发,刘仲华. 2016

[3]不同茶类发花茯茶中“金花”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黄曲霉毒素分析. 郑红发,赵熙,银霞,黄怀生. 2017

[4]湖南黑毛茶渥堆发酵机械化生产探讨. 何含阳,彭志伟,黄怀生,粟本文. 2015

[5]湖南黑毛茶加工工艺及清洁化生产趋势. 赵熙,黄浩,钟妮,郑红发. 2017

[6]不同干燥方式下黑毛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赵熙,钟妮,余鹏辉,黄浩,周浩,谭正初,郑红发. 2022

[7]基于HS-GC-IMS法研究干燥方式对黑毛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赵熙,余鹏辉,黄浩,钟妮,郑红发. 2022

[8]外源酶处理对黑毛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赵熙,黄浩,钟妮,余鹏辉,郑红发. 2019

[9]黑毛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黄浩,钟妮,何郁菲,黄静,郑红发. 2017

[10]茶树鲜叶主要生化成分与黑毛茶品质关系的研究. 杨培迪,赵洋,成杨,宁静,杨阳. 2015

[11]茯砖茶“金花菌”vcx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任秀秀,谭玉梅,任春光,王玉臣,刘永翔,刘作易. 2017

[12]转录因子ACZ影响冠突曲霉色素及产孢数量的研究. 邵蕾,谭玉梅,任春光,王亚萍,王玉臣,刘作易. 2019

[13]冠突曲霉钙调素cam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任秀秀,余芳,谭玉梅,任春光,刘永翔,王玉臣,刘作易. 2017

[14]白茶中金花菌的分离与鉴定. 吴凤,邓有展,秦玉燕,蒋越华,张莉娟,罗义灿,李冬桂. 2021

[15]ppgA基因在冠突曲霉有性产孢中的功能分析. 桂小霞,谭玉梅,王亚萍,邵蕾,刘永翔,任锡毅,黄永会,任秀秀,刘作易. 2021

[16]冠突曲霉preA基因的功能分析. 向婷,于凤明,杨正军,谭玉梅,刘作易,葛永怡. 2020

[17]响应面法优化“金花”菌培养基配方. 周国庆,谭玉梅,王亚萍,黄永会,任锡毅,刘永翔,刘作易. 2018

[18]贵州地区茯砖茶“金花菌”的分离和分子鉴定. 谭玉梅,王亚萍,葛永怡,任秀秀,王玉臣. 2017

[19]冠突曲霉Ac-nsdD基因鉴定分析及抗盐胁迫功能分析. 余春芳,曹广鑫,张亭笛,吴炅臻,杨靖,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位秀丽. 2022

[20]冠突曲霉产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王亚萍,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