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植酸作物品种的选育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伟

作者: 赵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低植酸;作物;品种选育;营养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1 年 2011 卷 03 期

页码: 18-20

摘要: 该文系统地论述了不同作物中植酸的含量及其分布、植酸的生物合成和在种子发育中的作用等生物学特性;阐述了研发低植酸作物品种在饲养业饲料利用率、人类食品营养、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低植酸作物的3个育种途径:种质筛选、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同时,对低植酸作物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S338

  • 相关文献

[1]低植酸作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杨宋蕊,刘录祥,赵林姝. 2008

[2]低植酸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郭怡璠,杨淑萍,张宏纪,刘文林,孙岩,刘东军,耿宏伟. 2015

[3]作物抗旱节水研究进展. 景蕊莲. 2007

[4]高水分利用效率作物品种选育的主要生理途径分析. 张绪成,杨芳萍,杨发荣. 2013

[5]大豆低植酸育种研究进展. 袁凤杰,舒庆尧,朱丹华. 2006

[6]低植酸玉米育种的研究概况. 徐秀红,郭国锦,吕桂华,卢华兵. 2012

[7]大豆突变体Gm-lpa-TW-1中低植酸性状与种子发芽率和糖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傅旭军,朱丹华,朱申龙. 2011

[8]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的精细定位. 李佰权,姜莹,付旭军,朱申龙,朱丹华,袁凤杰. 2011

[9]两个低植酸大豆突变体中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1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 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郁晓敏,傅旭军,朱丹华,朱申龙,杨清华. 2013

[10]作物氮素无损快速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宋丽娟,叶万军,郑妍妍,苏戈. 2017

[11]不同作物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初步研究. 徐佳,王燕春,周艳芳. 2016

[12]超级稻新品种辽星1号. 王德生. 2009

[13]贵州主要作物固碳现状和潜力估算. 肖厚军,秦松,何佳芳,范成五. 2012

[14]西藏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现状与展望. 顾茂芝. 1999

[15]信息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朱大洲,王成,王晓冬,于春花,赵春江. 2011

[16]抗病虫育种. 汤圣祥,闵绍楷. 1998

[17]作物产量系统的构成及育种分析. 高士杰,刘晓辉. 1994

[18]绿豆新品种辽绿27号. 王德生. 2009

[19]应用遥感方法估算作物产量的研究进展. 侯志研,郑家明,冯良山,刘洋,惠成章,王鹏飞,李启辉. 2007

[20]种植作物是抑制土壤盐渍化的关键因素. 田昌玉,许建新.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