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化学杂交剂SX-1制种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徐鹏

作者: 郭徐鹏;李永红;李建昌;田建华;赵小光;张智;张耀文;李殿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化杀剂;甘蓝型油菜;喷施浓度;产量;互作效应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13 年 59 卷 05 期

页码: 10-12,25

摘要: 以国审油菜品种秦优33的亲本为材料,对化杀剂SX-1在制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本的制种密度(A)和化杀剂喷施浓度(B)之间没有互作效应,说明喷施浓度不随制种密度而变化;制种密度对母本的花期和产量影响显著,制种密度与花期负相关,与产量正相关,最大密度A5平均产量达到2 467.56kg/hm2,比最小密度A1增产11.71%,说明增加制种密度可缩短花期和有效提高产量;喷施浓度对母本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株高、主花序长度、千粒重、单株产量和折合公顷产量均低于对照B7,说明化杀剂的喷施对于母本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喷施浓度B1、B2、B3和B4比对照产量有所下降,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折合公顷产量最低的是高浓度B5,比对照减产9.74%,差异显著,说明化杀剂SX-1的喷施浓度一定要严格控制。喷施浓度B3和B4前期没有正常花,没有药害株,对母本没有明显的抑制,产量降低不显著,是化杀剂SX-1的喷施推荐浓度。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化学杂交剂在抗除草剂杂交油菜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张忠鑫,王学芳,董育红,郑磊,杨丽. 2019

[2]氮磷配施对超高产小麦花后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赵海波,林琪,刘义国,姜雯,刘建军,翟延举. 2009

[3]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互作效应. 张冬梅,李维江,唐薇,董合忠,李振怀,罗振,卢合全. 2010

[4]氮磷钾配施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研究. 陆小静,许瑞丽,闫庆祥,李开绵,叶剑秋,黄洁. 2013

[5]氮磷钾配施对油莎豆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秭琦,任永峰,路战远,张向前,赵小庆,董琦. 2023

[6]杂交棉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互作效应研究. 卢合全,李振怀,董合忠,李维江,唐薇,张冬梅,罗振. 2009

[7]氮磷配施对济麦22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赵海波,林琪,孙旭生,姜雯,刘建军,翟延举. 2009

[8]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甘蔗蔗糖分和产量的影响. 经艳,王伦旺,邓宇驰,李廷化. 2016

[9]不同降雨年型黑膜垄作对土壤水肥环境及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杨封科,何宝林,董博,王立明. 2021

[10]增苗节氮对晚稻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匡炜,方宝华,李超,刘洋,朱国奇,戴力,张玉烛. 2020

[11]吉林省24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对比评价. 柳兵,李春雷,刘红双,王薪淇,杨翔宇,赵仁贵. 2017

[12]化学杀雄剂对四川小麦杀雄效果研究初报. 余泽良,夏琼,瞿世洪,郭元林,尹春蓉,张吉林. 1993

[13]小麦新型化杀剂SC2053诱导花粉败育的机制研究. 杨武云,饶世达. 1993

[14]四川杂交小麦研究进展及展望. 罗江陶,刘仲齐,任勇,陶军,肖子泉,饶世达,田宁,郑建敏,刘培勋,邓清燕,李生荣,蒲宗君. 2022

[15]化杀杂交小麦母本选择试验研究. 王世红. 2000

[16]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研究. 刘仲齐,饶世达. 2000

[17]春霜冷害下CHA杂交小麦生长优势动态表现研究. 梁肖青,苗果园,许钢垣. 2006

[18]多效唑喷施浓度和时间对双季晚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陈丹丹,徐小林,李大明,余喜初,胡惠文,叶会财,胡志华. 2020

[19]乙烯利对水稻的催熟效应. 王熹施一平. 1975

[20]叶面喷施烯效唑对旱地胡麻抗倒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杨崇庆,曹秀霞,张炜,陆俊武,钱爱萍,剡宽将.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