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胞囊线虫高油大豆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肖白

作者: 李肖白;李泽宇;王家军;刘冰;陈井生;于吉东;张国勤;潘红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品种;大豆胞囊线虫;脂肪含量;种质创新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7 期

页码: 166-1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综合性状较好、脂肪含量23%以上的大豆品种与具有Peking、PI437654抗线虫基因的抗线虫品种(系),有性杂交。杂交后代的低世代,在大豆胞囊线虫病圃进行抗线虫鉴定、选择;高世代,进行大豆胞囊线虫病土盆栽鉴定及品质跟踪分析,定向选择。选育出‘庆农05-1028’、05-1009、05-1071、07-1115、07-1568、08-2535等6个兼抗大豆胞囊线虫1、3号生理小种,脂肪含量22%以上的新的种质资源。该种质聚合了国内外抗线虫病、高脂肪、高产品种(系)的优良基因,遗传基础广泛,可做为大豆抗胞囊线虫兼高脂肪育种的亲本材料,这些品系将对推动大豆生产起到一定作用。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优良大豆品种反其高产栽培要点. . 2010

[2]2002年我国大豆(Glycine max)品种及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 朱志华,李为喜,刘三才,张晓芳,李燕,刘方,王述民. 2003

[3]2009-2015年安徽省大豆试验新品系对SMV和SCN的抗性评价. 于国宜,王大刚,吴倩,胡晨,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 2016

[4]黄海中南部浮游动物春季和秋季生化成分及能值分析. 聂丹丹,张波,金显仕. 2009

[5]影响高脂肪大豆品种脂肪含量的栽培因素及改良途径. 董岭超,王新风,闫日红. 2012

[6]黑龙江省大豆推广品种脂肪、蛋白质含量地理分布的研究. 刘忠堂. 2002

[7]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测定及其与大豆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宋向东,张之鑫,王巍巍,富健. 2010

[8]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测定及其与大豆品质的相关性分析(摘要)(英文). 宋向东,张之鑫,王巍巍,富健. 2010

[9]尖扎县地方核桃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分析. 蒋国颜,魏海斌. 2017

[10]野生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杨雪峰,李文滨,齐宁,林红,刘广阳,王晓楠. 2011

[11]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脂肪与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 聂玉晨,张波,赵宪勇,王新良,张吉昌,李显森. 2016

[12]稻壳稀释日粮对鹅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的影响. 卢建,杨海明,王志跃,施寿荣,邹剑敏. 2009

[13]不同脂肪含量对羊肉发酵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杨扬,翟钰佳,陈佳瑞,钱英红,段艳. 2017

[14]核桃仁脂肪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 马文强,张漫,李源,杨莉玲,朱占江,崔宽波. 2019

[15]控制稻米脂肪含量的QTLs分析. 吴长明,孙传清,陈亮,李自超,王象坤. 2000

[16]水稻高脂肪含量资源筛选. 陈庭木,邢运高,孙志广,方兆伟,王宝祥,刘艳,徐大勇. 2020

[17]花生主产区不同试点高油品种豫花9326脂肪含量分析. 张忠信,韩锁义,董文召,刘华,秦利,张俊,薛璐璐,代小冬. 2020

[18]吉林省高油大豆品种选育进展. 闫日红,王曙明,杨振宇,孟凡钢,董岭超. 2014

[19]稻米脂肪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 王海莲,万向元,胡培松,翟虎渠,万建民. 2005

[20]柞蚕雄蛾浓缩液脱脂工艺改进与检测. 范作卿,王娜,朱琳,郭光,邹德庆.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