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与试点的互作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舒中兵

作者: 舒中兵;苟晓松;陈浪;王春梅;任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贮玉米;AMMI模型;基因;环境;互作效应

期刊名称: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22 年 23 卷 001 期

页码: 11-16

摘要: 以2019年贵州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第二组的鲜重亩产量数据为资料,8个试点及12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AMMI模型对其基因与环境的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品种平均鲜重产量在3199.5~3976.6 kg/667m2之间,其中有5个品种增产;品种变异占总变异的10.51%,试点变异占总变异的63.22%,品种和试点交互作用变异占总变异的26.28%;IPCA1、IPCA2分别占交互作用变异的50.7%、31.2%;IPCA3变异占交互作用的7.25%.g_4、g_8、g_9、g_10、g_11和g_12品种对e_1、e_2、e_6和e_7环境的适应性较好;g_1、g_2、g_3、g_5、g_6和g_7品种对e_3、e_4、e_5和e_8环境的适应性较好.结合产量水平来看,g_1(惠农青2号)、g_9(鑫玉666)两个品种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g_3(禾睦玉905)、g_8(物华玉3号)和g_11(凉都191)品种稳定性一般,产量超过对照;g_12(金都玉999)稳定性最差,产量也较低.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贵州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与试点的互作效应分析(英文). 舒中兵,苟晓松,陈浪,王春梅,任洪. 2022

[2]基于AMMI模型分析棉花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李武,谢德意,段峥峥,赵元明. 2010

[3]基于AMMI模型分析大菱鲆选育家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马爱军,王新安. 2012

[4]基于AMMI模型分析谷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王军,郭二虎,袁峰,杨慧卿,王青水. 2010

[5]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糜子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辛村,杨天育,张恩和. 2012

[6]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胡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党照,张建平,赵利,王利民. 2017

[7]高粱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张海燕. 2010

[8]利用AMMI模型分析我国杂交籼稻整精米率. 卢林,朱智伟,段彬伍. 2012

[9]基于AMMI模型分析大麦籽粒酚酸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 王祥军,齐军仓,王仙,曹连莆. 2013

[10]基于AMMI模型的糖甜菜稳定性分析. 王世发,刘海龙,杨贵春,徐立群. 2009

[11]应用AMMI模型分析安徽省油菜区试品种的稳定性. 林凯,江莹芬,郑冬梅,余华胜,汤继保,陈峰. 2006

[12]基于AMMI模型对青贮玉米区域试验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龚锡震,柏光晓,任洪,王春梅. 2019

[13]贵州省干椒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牟玉梅,赖卫,刘崇政,姜虹,杨红. 2016

[14]基于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稻谷粒重QTL定位. 张大双,彭强,李佳丽,季家举,徐海峰,朱速松. 2023

[15]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和Pi2的抗谱差异及与Pi1的互作效应. 戴正元,潘存红,陈夕军,余玲,张晓祥,李育红,肖宁,龚红兵. 2013

[16]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下肥密互作效应的研究. 罗洋,郑金玉,郑洪兵,赵丽娟,李伟堂,刘武仁,付蕾,吕中新. 2009

[17]鸡IGF1R、IGFBP-3基因SNP位点之间互作效应分析. 金崇富,陈长宽,杨智青,时凯,陈应江. 2015

[18]鸡IGF1、IGF2基因的遗传互作效应. 金崇富,王金玉,张跟喜,杨智青,时凯,陈长宽,陈应江. 2015

[19]氮磷配施对超高产小麦花后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赵海波,林琪,刘义国,姜雯,刘建军,翟延举. 2009

[20]甘蓝型油菜化学杂交剂SX-1制种应用研究. 郭徐鹏,李永红,李建昌,田建华,赵小光,张智,张耀文,李殿荣.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