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中部海域生物体内多氯联苯污染状况与风险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明莹

作者: 周明莹;陈碧鹃;崔正国;乔向英;张艳;杨茜;曲克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渤海中部;多氯联苯;海洋生物;气相色谱

期刊名称: 海洋环境科学

ISSN: 1007-6336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1 期

页码: 56-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3年和2014年,对渤海中部14个站位进行海洋生物采集,采集的样品共119个,主要品种是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利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监测器(GC-ECD)测定样品体内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含量,对其残留水平及污染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采集的鱼类、甲壳类、头足类体内7种指示性PCBs检出率分别为58.80%、55.56%、33.33%,含量范围分别为ND~10.60×10~(-9)、ND~9.75×10~(-9)、ND~3.32×10~(-9);2014年采集的鱼类、甲壳类、头足类体内7种指示性PCBs含量检出率分别为44.90%、23.08%、50.00%,含量范围分别为ND~3.80×10~(-9)、ND~3.12×10~(-9)、ND~1.32×10~(-9)。按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研究海域生物体进行污染状况评价,2013年生物样品PCBs的污染指数范围在0~0.106之间,2014年在0~0.038之间。综上所述,本研究共检测的样品体内7种PCBs总含量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污染评价标准值,该海域生物PCB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

分类号: X826`X55

  • 相关文献

[1]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28种多氯联苯同系物. 柯常亮,刘奇,王许诺,陈洁文,王增焕,林颂雄,蔡楠,黄珂,程波. 2015

[2]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7种多氯联苯残留. 马丽莎,朱新平,郑光明,陈昆慈,吴仕辉,尹怡,戴晓欣. 2011

[3]气相色谱法测定虾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残留量. 田良良,史永富,王媛,蔡友琼,于慧娟,钱蓓蕾,黄冬梅. 2014

[4]渤海中部海区水域夏季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徐勇,曲克明,赵俊,崔正国,夏斌. 2017

[5]渤海中部海域水体中Hg、As的时空分布特征. 杨茜,夏斌,孙耀,陈聚法,张艳,曲克明,赵俊,崔正国. 2016

[6]渤海中部网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孙雪梅,徐东会,夏斌,崔正国,曲克明,江涛,赵俊,陈聚法,陈碧鹃. 2016

[7]夏季渤海中部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 徐勇,江涛,杨茜,崔正国,赵俊,曲克明. 2019

[8]微卫星技术路线的发展及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 高焕,于飞,阎斌论,陈建华,孔杰. 2008

[9]原油水溶液对海洋生物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宋文萍,戴媛媛,郑德斌,汪笑宇,尚晓迪,张阳,马超,王立平,孙学亮. 2014

[10]辽东湾4种海洋生物的热耐受性研究. 任中华,宋骏杰,刘永叶,曹亮. 2018

[11]南海柘林湾海洋牧场生物碳储量研究. 马欢,秦传新,陈丕茂,冯雪,袁华荣,黎小国,林会洁. 2017

[12]环境中微(纳米)塑料的来源及毒理学研究进展. 杨婧婧,徐笠,陆安祥,罗维,李君逸,陈伟. 2018

[13]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简述. 陈曦,陈秀霞,陈强,林能峰. 2012

[14]环渤海石油污染对海区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 孙晓杰,李兆新,邢丽红,郭萌萌,盛晓风. 2016

[15]国际海洋生物碳汇研究进展. 刘慧,唐启升. 2011

[16]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汪金明,马宁,范丽丽,袁立来,张洪玉. 2024

[17]废电池浸出液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评价. 沈盎绿,马胜伟,沈新强. 2007

[18]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王晓伟,李纯厚,沈南南. 2006

[19]大亚湾经济类海洋生物体的重金属含量分析. 王增焕,林钦,王许诺,杨美兰. 2009

[20]2013年北太平洋公海渔场柔鱼体内典型放射性核素分析及风险评估. 唐峰华,张胜茂,崔雪森,王锦龙,杜金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