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处理对春季冻融期灰漠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金岭

作者: 吕金岭;刘骅;王西和;李太魁;寇长林;刘学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灰漠土;绿洲农田;施肥;N2O、CO2和CH4;冻融交替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59-1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绿洲灰漠土冻融交替明显,但缺乏该时期气体通量及动态变化方面的研究。选取NPK(氮磷钾肥)、NPKS(0.9NPK+0.1秸秆氮)、NPKM(1/3NPK+2/3羊粪氮)和NPKM+(1.5倍NPKM)处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开展2013—2014年春季冻融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试验。结果显示,春季冻融期间,有机肥添加处理CO_2排放量较高,其中NPKM+和NPKM处理CO_2平均排放量分别为C 113 mg m~(-2) h~(-1)和85 mg m~(-2) h~(-1),其次为NPKS(72 mg m~(-2) h~(-1))、NPK(75 mg m~(-2) h~(-1))和CK(35 mg m~(-2) h~(-1))。同样,NPKM+和NPKM处理有相对更高的N_2O排放,春冻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N 73μg m~(-2) h~(-1)和42μg m~(-2) h~(-1),显著高于NPKS(22μg m~(-2) h~(-1))和NPK(17μg m~(-2) h~(-1))处理(p<0.05)。CH_4排放量相对较低,各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发现,N_2O在冻融期呈现先增加后急剧减少的趋势,CO_2变幅不明显。与全年总排放量相比,冻融期(27 d)N_2O的排放量占全年的9%~18%,CH_4冻融期间排放比重占全年排放量的6%~14%。所以,冻融交替期是灰漠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对高发时期,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时应充分考虑。

分类号: S181

  • 相关文献

[1]灰漠土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定位研究. 徐万里,王讲利,刘骅,赵秉强,张夫道. 2002

[2]长期耕作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唐光木,张云舒,徐万里,马海刚,胡克林. 2020

[3]乌兰布和沙区绿洲农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研究. 包耀贤,徐明岗,辛智鸣,孙非,徐军. 2011

[4]西北干旱区AM真菌多样性研究. 冀春花,张淑彬,盖京苹,白灯莎,李晓林,冯固. 2007

[5]乌兰布和沙区绿洲农田土壤钾素特征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包耀贤,徐明岗,赵志强,徐军,张瑞. 2011

[6]新疆绿洲农田不同开垦年限土壤有机碳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变化. 唐光木,徐万里,盛建东,梁智,周勃,朱敏. 2010

[7]苜蓿草田地下滴灌适宜冬灌量. 杜建民,王占军,俞鸿千,季波. 2020

[8]青海南部高寒草地土壤冻融交替期水热特征分析. 韩炳宏,周秉荣,吴让,颜玉倩,牛得草,傅华. 2018

[9]冻融对土壤氮素损失及有效性的影响. 陈哲,杨世琦,张晴雯,周华坤,井新,张爱平,韩瑞芸,杨正礼. 2016

[10]冻融交替对农田棕壤氮素转化过程的调控效应. 隽英华,刘艳,田路路,孙文涛. 2015

[11]东北季节性冻融农田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特征研究. 陈哲,韩瑞芸,杨世琦,张爱平,张晴雯,米兆荣,王永生,杨正礼. 2016

[12]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研究. 杨金钰,刘骅,王西和,贾宏涛. 2014

[13]准噶尔盆地灰漠土无机磷形态及磷吸附特性研究. 何帅,尹飞虎,谢海霞. 2017

[14]高产高糖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郭建富,叶凯,冯国郡,涂振东,朱敏. 2011

[15]北疆绿洲灌区灰漠土深松棉田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刘绍东,刘绍东,韩焕勇,沈倩,张思平,陈静,马慧娟,王方永,葛常伟,张小萌,庞朝友,赵新华. 2020

[16]新疆地带性土壤磷吸附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何帅,尹飞虎,谢海霞. 2017

[17]氮肥减施与配施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一,杨贝贝,朱新萍,陈署晃,陈小云,贾宏涛. 2021

[18]生物炭对干旱区绿洲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闫翠侠,杨国亮,李典鹏,孙约兵,韩东亮,徐晓龙,朱新萍,贾宏涛. 2018

[19]长期施肥对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 张璐,张文菊,徐明岗,蔡泽江,彭畅,王伯仁,刘骅. 2009

[20]多菌灵对灰漠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肖丽,冯燕燕,赵靓,周川,冶军,危常州,侯振安.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