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双杂交诱饵蛋白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启进

作者: 吴启进;金亚美;李勉;刘金明;王小波;石火英;林矫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技术;抱雌沟蛋白;自激活

期刊名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ISSN: 1674-6422

年卷期: 2010 年 18 卷 03 期

页码: 51-55

摘要: 为筛选与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相互作用的因子,本研究以抱雌沟蛋白(gynecophoral canal protein ofSchistosoma japonicum,SjGCP)为诱饵蛋白构建了用于酵母双杂交筛选系统的重组质粒。根据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酶切回收,与经相应酶切的线性化载体pBGKT7-BD连接构建重组质粒。随后将重组质粒pGBKT7-BD-SjGCP转化酵母菌株,测定融合蛋白BD-SjGCP在酵母菌中的自激活活性、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及在酵母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诱饵蛋白质粒pGBKT7-BD-SjGCP能够在酵母细胞内正确表达,没有独自激活报告基因表达的活性,且其表达对酵母细胞没有毒性,不影响酵母细胞的生长。可见,重组质粒pGBKT7-BD-SjGCP可用于筛选与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相互作用的物质。

分类号: Q78

  • 相关文献

[1]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发现. 李勉,金亚美,张龙现. 2008

[2]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相互作用物质的研究. 吴启进,李勉,金亚美,刘金明,程国锋,石耀军,蔡幼民,林矫矫. 2009

[3]酵母双杂交技术在互作组学中的研究进展. 尹姣,李克斌,曹雅忠. 2012

[4]棉铃虫成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NMP)表达及其与Gqα的关系(英文). 王桂荣,郭予元. 2010

[5]青枯菌Ⅱ型分泌系统Gsp蛋白互作分析. 张争,徐进,冯洁. 2006

[6]家蚕微孢子虫假定层粘连蛋白基因NbHLAMB4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及互作蛋白质筛选. 李楠,戴卫江,李孝良,彭祥然,唐旭东. 2016

[7]弓形虫Rop32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筛选. 马秀英,郑君,王成双,贾洪林. 2016

[8]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棉铃虫触角内与G蛋白q家族α亚基(Gqα)互作的蛋白(英文). 王桂荣,张永军,梁革梅,吴孔明,郭予元. 2010

[9]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介体灰飞虱中与水稻条纹病毒病害特异蛋白互作的蛋白质. 刘文文,李莉,王锡锋. 2014

[10]编码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及肌动蛋白的基因性别间的表达差异性. 朱建国,林矫矫,杨冠珍,倪振亚,陈兆国,吴祥甫,周元聪,蔡幼民. 2002

[11]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分子受体. 何金桃,石艳丽,刘萍萍,刘金明,石耀军,林矫矫,金亚美. 2011

[12]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DNA疫苗的研究. 张娟,吕立婷,洪炀,傅志强,林矫矫. 2012

[13]日本血吸虫编码抱雌沟蛋白保守区cDNA核酸疫苗的研究. 朱建国,林矫矫,冯新港,吴祥甫,周元聪,蔡幼民. 2002

[14]日本血吸虫编码抱雌沟蛋白保守区cDNA片段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功能. 朱建国,林矫矫,冯新港,陈永军,吴祥甫,周元聪,蔡幼民. 2001

[15]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抱雌沟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金亚美,林矫矫,冯新港,张亮,吴祥甫,周元聪,蔡幼民. 2002

[16]家蚕POU因子功能域的初步研究. 朱晨,孙霞,汪生鹏,沈兴家,郭锡杰. 2009

[17]黄瓜花叶病毒2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自激活特性检测. 王小明,王健华,冯团诚,张雨良,吴育鹏,刘志昕. 2010

[18]Lescpth5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自激活作用的检测(英文). 万一,陈华民,张琨,赵廷昌. 2011

[19]红麻酮脂酰辅酶A合成酶(KCS)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构建及自激活检测. 张高阳,邓接楼,黄思齐,李德芳. 2018

[20]Lescpth5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自激活作用的检测(英文). 万一,陈华民,张琨,赵廷昌.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