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棉种质资源机采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幸磊

作者: 黄幸磊;王为然;王萌;朱家辉;林峰;秦国礼;杨静;阿里甫·艾尔西;吴全忠;孔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海岛棉;种质资源;机采;多样性评价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海岛棉种质资源机采农艺性状,为机采海岛棉亲本选配和品种培育储备候选材料。【方法】选取125份零式果枝海岛棉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机采海岛棉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125份海岛棉种质资源间差异大,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12个性状变异系数在3.54%~23.85%,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96~2.10,株高与始果枝高度、始果枝节位、铃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始果枝高度与始果枝节位、铃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中部果枝长度与中部果枝夹角、下部果枝长度、下部果枝夹角,呈极显著正相关;12个机采海岛棉农艺性状转化为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8.59%,分别为始果枝高度因子、果枝因子、茎粗因子、衣分因子、铃数因子和铃重因子;125份海岛棉种质资源分为五个类群,其中第Ⅴ类群机采性状表现良好,代表品种为新海43号、新海55号、石河子V7-4、K426、新78、16DJC01、新库K2442、新库198-1。【结论】125份海岛棉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第Ⅴ类群机采性好,获得了21份机采性好的海岛棉育种材料,可以作为创制机采棉的基础材料。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旱地糜子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 张晓娟,程炳文,王勇,杨军学,张尚沛,罗世武,王晓军. 2019

[2]海岛棉不同群体枯萎病抗性分析及评价. 杜丽丽,吴鹏昊,曲延英,李雪源,陈全家. 2015

[3]充分发掘保护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与小麦改良》简评. 李祥洲. 1997

[4]大亚湾湾口游泳生物群落季节异质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 曾雷,陈国宝,李纯厚,于杰. 2019

[5]草原生物多样性评价与持续利用的生态学基础. 徐柱,闫伟红,吉木色,柳剑丽. 2011

[6]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进展. 潘大建,杨庆文,范芝兰,陈建酉,李晨. 2009

[7]提高机采茶叶原料质量措施浅析. 刘晓霞,胡华健,王家伦,何莲,卢天国. 2010

[8]茶树机采与手采结合是必由之路. 刘红梅. 2007

[9]机采与手采的有机结合是茶叶采摘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郑文佳,刘红梅. 2007

[10]机采特等茶青下树率试验初报. 郑文佳,沈强,郑道芳. 2010

[11]贵州湄潭永兴茶场现行茶叶采摘行为的研究. 边金霖,王加伦,胡华健,卢天贵,刘晓霞,何莲,陈娟,段学艺,金大红,张兰兰,骆耀平. 2010

[12]论云南大叶种机械采茶的有关技术. . 1997

[13]北疆早熟优质机采棉栽培技术规程. 王香茹,王香茹,韩焕勇,张恒恒,宋美珍,张西岭. 2021

[14]晋南机采高密棉田创新技术可行性研究. 杨苏龙,史俊东,席凯鹏,史高川,陶民刚,常铁牛,张卫民,李朋波,石跃进,姚众. 2018

[15]8个无性系茶树良种机采适宜性评价. 孙慕芳,盛梦鸽,程世林. 2020

[16]采收时间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机采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李星星,马辉,王亮,戴路,张永杰,崔建平,杨健,张建芳. 2021

[17]不同机采处理对乌龙茶树冠生长和品质影响试验初报. 陈芝芝,张文锦,朱留刚,陈玉真,杨如兴,余文权. 2017

[18]机采茶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周凌云,李维,刘红艳,周品谦,包小村. 2015

[19]加工分级对机采条形绿茶品质的影响. 高士伟,叶飞,龚自明,王胜鹏,张强,郑鹏程,崔清梅,王雪萍,梁金波. 2017

[20]机采茶鲜叶分级技术初步研究. 杨娟,李中林,袁林颖,刘素强,邬秀宏,盛忠雷.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