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萍
作者: 彭萍;李中林;胡翔;侯渝嘉;吴全;邓敏;尹旭敏;敬延桃;徐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秋茶;针形名茶;加工技术;技术指标;工艺流程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
ISSN: 1673-890X
年卷期: 2008 年 2 卷 05 期
页码: 4-6
摘要: 本试验针对茶叶生产中夏秋季大宗茶产品性价比倒挂的突出问题,开展了夏秋季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研究,采用鲜叶摊放处理改善夏秋季茶苦涩味重和鲜爽度较差等品质问题。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夏秋季名茶生产的技术指标和最佳工艺流程。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降低夏秋茶苦涩味的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杨拥军,钟兴刚,李彦,粟本文,谭正初. 2014
[2]夏秋茶加工现状及展望. 夏长杙,刘亚兵,牟琴. 2023
[3]夏秋茶苦涩味的物质基础及其在加工中的变化. 王奕,罗红玉,陈善敏,常睿,钟应富,袁林颖,吴全,杨娟. 2022
[4]蒸青针形名茶造型与焙香关键技术研究. 周正科,袁林颖,钟应富,邓敏,敬廷桃. 2009
[5]振动理条频率对针形名茶品质影响研究. 罗红玉,吴全,钟应富,袁林颖,张莹,杨娟,邬秀宏. 2015
[6]茶叶振动理条机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罗红玉,钟应富,吴全,袁林颖,张莹,杨娟,邬秀宏. 2015
[7]针形名优绿茶揉捻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莹,周正科,钟应富,袁林颖,邓敏,邬秀宏,唐敏. 2011
[8]针形名茶连续自动化理条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钟应富,吴全,李中林,罗红玉,王奕,袁林颖,杨娟,邬秀宏. 2019
[9]蒸青针形名茶焙香关键技术. 周正科,袁林颖,钟应富,邓敏,敬廷桃. 2008
[10]蒸青针形名茶造型关键技术. 周正科,袁林颖,钟应富,敬廷桃,邓敏. 2008
[11]蒸青针形名茶造型与焙香技术研究. 周正科,袁林颖,钟应富,邓敏,敬廷桃. 2008
[12]百草枯遭遇PIC之思考. 李德军. 2012
[13]奶牛场TMR饲养技术应用效果试验. 高和坤,柳丽,李海兵. 2014
[14]啤酒大麦精播高产优质的增氮效应与技术指标 Ⅰ大麦精播高产优质经济合理施肥研究. 赵德才,申玉香,陶红. 1996
[15]多穗型超级杂交稻研究. . 2017
[16]Bt WDG稳定性与防治小菜蛾试验. 周荣华,陈伟,朱志刚,曹春霞,钟连胜. 2006
[17]真菌农药标准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王以燕,张泽华,刘绍仁. 2006
[18]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增密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指标的研究. 党久占,赵娜,赵强,刘宇杰,郝云凤,张玉金,李晓红,冯君伟,张光,任孝忠,刘晓燕. 2019
[19]中日西式香肠产品标准对比分析. 刘步瑜,陈黎洪,唐宏刚,陶菲,曹广添,杨芸芸,杨慧娟. 2020
[20]试中心档案的特点及其作用. .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作者:杨娟;袁林颖;王杰;王廷华;吴全;徐泽;钟应富
关键词:针形绿茶;主成分分析;滋味物质贡献度;滋味特性
-
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贮运品质的影响
作者:曾顺德;曾小峰;颜蜜;刁源;商桑;尹旭敏;高伦江
关键词:生鲜羊肚菌;UVC处理;贮运;品质
-
重庆地区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作者:李解;戴前莉;杨娟;肖富良;袁林颖;翟秀明;侯渝嘉
关键词: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保护利用;对策建议;重庆
-
贮藏温度对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及功效活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陈一龙;商桑;曾顺德;曾小峰;刁源;尹旭敏;高伦江
关键词:贮藏温度;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功效活性;影响
-
柑桔皮果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及果胶应用现状
作者:商桑;尹旭敏;曾顺德;曾小峰;高伦江;颜蜜;刁源
关键词:柑桔皮;果胶;提取;应用
-
新型土壤熏蒸剂二甲基二硫研究进展
作者:王秋霞;颜冬冬;方文生;徐进;李园;曹坳程
关键词:二甲基二硫;生物活性;环境行为;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
-
不同早生茶树品种在重庆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作者:李解;肖富良;唐敏;陈雪;侯渝嘉;邓敏;翟秀明
关键词:茶树品种;早生;适应性;重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