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对四川条锈病变化进行抗性监测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式昭

作者: 李式昭;杨漫宇;涂洋;朱华忠;郑建敏;万洪深;刘泽厚;罗江陶;杨恩年;伍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抗性鉴定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650

年卷期: 2023 年 41 卷 006 期

页码: 1008-10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跟踪鉴定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年度间抗条锈性变化和相应抗条锈基因的有效性,可为四川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通过人工接种四川优势条锈病混合菌系和田间自然诱发相结合的方法,在2014-2022年对以Avocet S为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进行最终病害严重度的持续跟踪鉴定.[结果]2014-2022年间,对四川条锈菌优势小种一直表现抗病的基因(系)仅有3份,占10.7%,分别为:Yr5、Yr15和PBW343,是四川省有效的抗病基因,可在条锈病抗病育种中进一步加以利用.表现感病的基因(系)有13份,占46.4%,分别为:AOC-YRA、AOC+YRA、Yr1、Yr6、Yr7、Yr8、Yr9、YrSP、YrCV、Yr28、Yr29、Yr31和AOC-Null,其抗性在四川省已失效,在今后的抗病育种和生产上应避免单独使用.表现不稳定的基因(系)有12份,占42.9%,分别为:Yr2、Tatara、Yr10、Yr17、Yr18、Yr24、Yr26、Yr27、Pavon、Seri、Opata和Super Kauz,应持续加强后续监测,提早进行品种的合理布局和必要的品种更替.[结论]以Avocet S为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连续9年对条锈病的抗性表现基本稳定,是适合四川麦区的鉴别寄主.对条锈菌进行病情监测和评估是一项应该长期坚持的工作,这将为保障我国小麦安全生产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

分类号: S435.121.42

  • 相关文献

[1]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南大2419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冯晶,淦爱华,徐世昌,蔺瑞明,王凤涛,马占鸿. 2009

[2]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和小种命名现状. . 2003

[3]小麦条锈菌中国鉴别寄主阿勃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 蔺瑞明,冯晶,淦爱华,何月秋,徐世昌. 2008

[4]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鉴别体系研究的概况与展望. 雷财林,王久林,程治军,王洁,赵志超. 2014

[5]中国水稻主产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分析及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的构建. 冯爱卿,汪聪颖,张梅英,陈炳,封金奇,陈凯玲,汪文娟,杨健源,苏菁,曾列先,陈深,朱小源. 2022

[6]我国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现状和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 . 1998

[7]以Taichung29为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转育进展. 吴立人,万安民,王凤乐,赵文生,牛永春. 2004

[8]小麦近等基因系多品种混播对条锈病控制效果研究. 康晓慧,陈万权,刘太国,刘博,高利. 2014

[9]小麦抗病遗传多样性对条锈病的调控效应. 高利,刘太国,刘博,陈万权. 2015

[10]小麦近等基因系混种对条锈病发生与发展的影响. 刘太国,刘博,高利,陈万权. 2011

[11]70份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基因推导及检测. 徐默然,吕晓欢,王凤涛,蔺瑞明,冯晶,徐世昌. 2019

[12]10份小麦持久抗性资源和6份新品系抗条锈病的遗传特点分析. 魏婷,朱孟杰,郎晓威,王震,顾紫琼,潘伟頔,王科宇,贾湘,冯晶,王凤涛,郭青云,蔺瑞明. 2021

[13]103份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和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基因检测. 徐默然,蔺瑞明,王凤涛,冯晶,徐世昌. 2020

[14]89份河北、山西小麦品种抗条锈性评价及抗条锈病基因检测. 庞云星,崔宏梅,蔺瑞明,杨慧,冯晶,马东方,徐世昌,王凤涛. 2021

[15]美国西北部59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及对中国条锈菌系抗性鉴定. 孙权,张春宇,崔娜,林凤,徐世昌,章振羽,高阳,徐晓丹. 2010

[16]小麦持久抗条锈病品种Champlein的抗性遗传分析. 章振羽,蔺瑞明,徐世昌. 2010

[17]山东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种类及发生. 董炜博,石延茂,李荣光,姜瑞德,赵志强,李青. 2004

[18]中国棉花枯萎病菌群体变异的跟踪报道. 丁之铨,孙文姬,郭杰. 1998

[19]关于小麦锈菌生理专化研究方法的商榷. . 1987

[20]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抗引655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徐世昌,张敬原,万安民.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