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亮

作者: 李亮;侯文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抑制差减杂交;差异表达;大豆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0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160-164+1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为一种高效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抑制差减杂交(SSH)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其低假阳性、高灵敏度和高效性的优点,在植物研究领域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呈现增加的趋势,研究领域涉及到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疫霉病、大豆光温互作和逆境胁迫等方面。该文介绍了抑制差减杂交技术的原理、特点和进一步改良的方向,并综述了该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施氏鲟精巢和卵巢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和差异表达EST的筛选. 陈金平,王斌,吴文化,梁冰,张树义. 2006

[2]SAGE技术在大豆上的应用. 梁慧珍,李卫东,王辉,卢为国,王树峰. 2004

[3]大豆2S清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迪,邱红梅,王曙明,高淑芹,马晓萍,王洋,郑大浩,王跃强. 2019

[4]黄瓜霜霉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李建吾,司胜伟,胡建斌,刘丽君. 2011

[5]软腐病菌诱导的大白菜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分析. 屈淑平,马荣才,崔崇士,曹鸣庆. 2010

[6]柑橘衰退病晚期抑制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分析. 曾正容,闫树堂. 2017

[7]香蕉幼果SSH文库构建及初步分析. 颜园园,王静毅,冯素萍,陈友,武耀廷. 2013

[8]植物抗病虫SSH文库的EST分析. 张曼,李猷,黄凤婵,刘文君,郭晓燕. 2012

[9]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赤霉病菌诱导的小麦特异表达基因. 林凡云,陆琼娴,徐剑宏,杨慧勇,祭芳,史建荣. 2008

[10]阿蒂擎天乙烯利催花条件下抑制差减文库构建与分析. 信彩云,徐立,符运柳,丛汉卿,李志英. 2010

[11]荔枝采后果皮褐变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SSH分析. 王家保,金志强,李美英,张新春. 2013

[12]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包囊和原头蚴成虫抑制差减杂交文库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赵莉,石保新,李军,张壮志,马正海,张旭,薛晶,金映红,张文宝. 2015

[13]棉花恢复系中含有26S rRNA序列的GH18Rorf392基因克隆. 吴巧雯,宋洋,张锐,王远,郭三堆. 2008

[14]茄子温敏单性结实抑制差减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张映,陈钰辉,张振贤,方智远,连勇,刘富中. 2011

[15]小麦幼苗水分胁迫应答基因表达谱分析. 庞晓斌,毛新国,景蕊莲,施俊凤,高婷,昌小平,李彦舫. 2007

[16]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茄子单性结实相关ESTs. 周亚君,陈钰辉,刘富中,张映,连勇. 2010

[17]抑制差减杂交法克隆小麦抗病基因相关片段研究. 刘志祥,曾超珍,张增艳. 2007

[18]龙血树血竭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分离与分析. 蔡文伟,张树珍,杨本鹏,冯翠莲,杨学,顾丽红. 2008

[19]香蕉果实采后抑制差减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徐碧玉,苏伟,金志强. 2005

[20]应用差减杂交筛选雪莲低温特异表达基因. 王博,艾秀莲,王志方,李芳,罗明,张学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