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条件对恩施玉露绿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盼盼

作者: 刘盼盼;高士伟;郑鹏程;龚自明;王胜鹏;叶飞;郑琳;马林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冲泡条件;冷泡茶;绿茶;香气品质;相关性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20 期

页码: 138-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恩施玉露绿茶茶汤品质在不同冲泡条件下的变化进行探讨,采用分析化学手段和量化感官分析方法鉴定了沸水(100℃,5 min)、常温水(25℃,2 h)及冷水(4℃,6 h)冲泡后茶汤呈味成分、挥发性成分与感官分属性,并建立了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沸水冲泡法的茶汤花香和甜香高,滋味较浓,带有苦涩味;低温和常温冲泡下的茶汤以清香和果香为主,滋味鲜醇,无苦涩味,且有回甘。沸水冲泡条件下的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水浸出物和总糖含量都显著高于冷泡茶,常温冲泡下的茶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高。香气成分上表现为冷泡茶的醛类和酮类含量都明显增加,而芳香烃类物质明显减少,醇类在热泡茶汤中含量最高。进一步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有7个呈味成分和10个香气组分分别与滋味和香气分属性间相关性较高,呈味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呈香成分包括二甲硫、己醛、芳樟醇、柠檬烯等,这些成分对不同冲泡条件下绿茶风味变化及感官分属性有重要的贡献。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冷泡茶研究进展. 陈建新,尹军峰,陈根生. 2020

[2]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绿茶炒干中在制品理化变化研究. 伍洵,刘飞,陈之威,王玉婉,陈琳,涂政,周小芬,杨云飞,叶阳,童华荣. 2020

[3]绿茶滋味量化及其与化学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刘盼盼,邓余良,尹军峰,张英娜,陈根生,汪芳,陈建新,袁海波,许勇泉. 2014

[4]绿茶贮藏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黄浩,银霞,黄怀生,粟本文,郑红发. 2016

[5]绿茶滋味品质的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评价. 陈美丽,唐德松,龚淑英,杨节,张颖彬. 2014

[6]不同绿茶品种(系)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金孝芳,贾尚智,石亚亚,陈勋,闵彩云. 2013

[7]特色品种绿茶成分与茶汤色泽的相关性研究. 潘顺顺,李家贤,孙世利,赵超艺,黄华林,晏嫦妤,凌彩金. 2012

[8]添加纤维素酶对“冷泡绿茶”成品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何莲,段学艺,陈娟,王家伦,胡华健. 2014

[9]冷泡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刘淑媚. 2016

[10]冲泡条件对永川秀芽感官品质的影响初探. 敬廷桃. 2009

[11]冲泡条件对永川秀芽感官品质的影响. 敬廷桃. 2009

[12]普洱茶冲泡条件与水浸出物浸出规律研究. 段学艺,王家伦,陈正武. 2010

[13]冲泡条件对橘红茶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常泽睿,刘盼盼,郑鹏程,龚自明,高士伟,黄友谊. 2021

[14]不同冲泡条件对柑普茶品质的影响. 黄维,胡秀,周巧仪,凌彩金. 2022

[15]“金花”散茶冲饮条件优化及应用. 刘雁,胡佳,禹利君,俞梦瑶,刘姝娟. 2019

[16]冲泡条件对灵芝茯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郑涵予,高颖,汪芳,陈建新,陈根生,金诗艺,杜琪珍,尹军峰. 2024

[17]应用电子鼻判别西湖龙井茶香气品质. 史波林,赵镭,支瑞聪,席兴军,朱大洲. 2011

[18]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四种干燥方式对芜菁脆片香气品质的影响. 高琦,韩昊廷,李加恒,刘梓蘅,刘春菊,刘春泉,薛友林. 2018

[19]不同发育时期莽山野柑果皮中挥发性物质代谢谱的变化. 施要强,张海朋,刘翠华,蒋友武,王振华,谢宗周,曾继吾,徐娟. 2020

[20]基于HS-SPME-GC-MS的4种不同蝴蝶兰种质资源花朵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肖文芳,李佐,陈和明,吕复兵.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