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顺序GISH-FISH花生栽培种的染色体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培

作者: 杜培;刘华;李丽娜;秦利;张忠信;黄冰艳;董文召;汤丰收;亓增军;张新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顺序GISH-FISH;染色体组成;核型分析;染色体代换系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48 卷 09 期

页码: 1854-18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针对花生染色体较小,染色体细胞学标记少,细胞遗传研究相对滞后,染色体分类识别困难的问题,建立能够准确区分栽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2n=4x=40,AABB)A、B染色体组的新核型,提高染色体识别准确率,以揭示栽培花生和野生供体亲本的染色体对应关系,鉴定栽培种花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体。【方法】以花生栽培种(Arachis hypogaea L.,2n=4x=40,AABB)的2个可能供体亲本即花生野生种Arachis duranensis(2n=2x=20,BB)和Arachis ipa?nsis(2n=2x=20,AA)全基因组DNA及5S r DNA和45S r DNA为探针,利用顺序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 FISH)技术(简称顺序GISH-FISH)结合DAPI染色,在准确区分花生栽培种A、B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对花生栽培品种Z5163及其供体亲本染色体进行分析,建立花生栽培种新核型,并利用该核型对其他栽培品种的染色体进行分析,以探讨该核型的应用潜力和栽培花生染色体组成特点。【结果】以A.ipa?nsis和A.duranensis全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分析表明,以A.ipa?nsis为探针在花生栽培种20条B组染色体上能够产生清晰稳定的杂交信号,在A组染色体上没有信号,而以A.duranensis为探针,只在18条A组染色体能产生信号,但1对A组的小染色体"A染色体"不易被区分,因此,以A.ipa?nsis为探针可以准确区分花生栽培种A、B染色体组;综合5S r DNA和45S r DNA Mc-FISH和DAPI染色分析,发现花生栽培种A、B染色体组DAPI带纹、5S r DNA和45S r DNA的分布分别与A.duranensis和A.ipa?nsis一致,此结果支持A.duranensis和A.ipa?nsis是花生栽培种的供体亲本。DAPI染色结果显示,A.ipa?nsis及花生栽培种的B组染色体均有14条染色体显示着丝粒带纹,明显多于前人报道,表明仅利用DAPI染色来区分花生栽培种A、B组染色体的方法具有局限性。综合DAPI染色、r DNA、A.duranensis和A.ipa?nsis基因组探针进行顺序GISH-FISH分析,建立了可以准确识别花生栽培种A、B染色体组新核型。然后利用该核型对3个栽培种品种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分析,首次发现一个自发的花生染色体代换系MS B1(A1),揭示了栽培花生染色体B1与A1之间存在部分同源关系。【结论】野生花生A.duranensis和A.ipa?nsis分别与栽培花生A和B基因组染色体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建立的基于GISH-FISH和DAPI染色的栽培花生新核型,不但可以准确区分大部分A、B组染色体,而且还能识别栽培花生在多倍体化和人工进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自发的染色体变异,揭示A、B组染色体间的部分同源性。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稻属种间杂种花粉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颜辉煌,胡慧英,张雪琴,张志涛,田淑兰,熊振民,闵绍楷. 1997

[2]偃麦草属植物对小麦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罗小军,李欣,乔麟轶,郭慧娟,贾举庆,张树伟,梅超,畅志坚,张晓军. 2019

[3]大豆染色体代换系CB_4F_2回交群体的构建及聚类分析. 史宏,刘学义,任冬莲,马俊奎,任小俊,王勇,赵晶云,任海红. 2010

[4]小麦品种苏麦3号抗赤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姚金保,葛永福,王书文,姚国才,周朝飞,钱存鸣. 1997

[5]小麦品种苏麦3号抗赤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姚金保,葛永福. 1997

[6]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染色体核型分析. 伊六喜,包宝音巴图,高风云,张辉,贾霄云,张立华,任龙梅,斯钦巴特尔. 2014

[7]锦鸡儿属植物4个种的核型分析. 段永红,李素清,牛西午,孙毅. 2006

[8]蓖麻蚕联会复合体核型分析. 王运湘,施立明. 1990

[9]东方百合三倍体杂种后代细胞遗传学研究. 姜锐,郑思乡,赵宁,张朝君,向仕华,彭磊,吴福川. 2008

[10]6个紫花苜蓿材料的核型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张雪婷,杨文雄,杨芳萍,师尚礼,尹国丽. 2011

[11]大西洋和费乌瑞它马铃薯品种的核型分析. 杨通静,陶刚,黄永会,朱英,刘作易. 2012

[12]锦鸡儿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与3个种的核型分析. 牛西午,田如霞,李贵全,畅志坚. 2006

[13]红花金银花染色体核型及进化分析. 王志涛. 2014

[14]利用Photoshop进行芦笋核型分析的研究. 周劲松,苏小波,汤泳萍,罗绍春,占丰溪,陈光宇. 2009

[15]辽宁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曾晓晨,于永生,曹阳,金海国. 2017

[16]脉冲电泳技术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刘永翔,刘作易. 2004

[17]内葵杂3号染色体核型分析. 闫素丽,安玉麟,孙瑞芬. 2010

[18]野生蔬菜地笋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靳博,王永,康丽萍,云兴福. 2011

[19]平邑甜茶与扎矮山定子杂交后代的倍性鉴定及核型分析. 周攀,张景娥,王颖,周晏起,王毅,周洪富,董文轩. 2009

[20]榛属植物资源的研究现状. 杨世增,魏鑫,刘毅,杨久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