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和网箱养殖大黄鱼幼鱼消化道微生物群结构与功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燕

作者: 姜燕;徐永江;柳学周;郑炜强;陈佳;史宝;王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黄鱼;消化道菌群;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饲料工业

ISSN: 1001-991X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35-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运用高通量测序方式,对两种模式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消化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与环境菌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黄鱼幼鱼消化道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组成。工厂化养殖大黄鱼消化道优势菌属组成比较稳定,包括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优势菌属中,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乳杆菌属、弧菌属(Vibrio)等18个物种为两种模式养殖大黄鱼消化道的共有优势菌属;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Escherich-ia_Shigella为主要差异菌属(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饵料中菌群对消化道菌群影响较大。并且,在菌群基因参与功能方面,两种模式下幼鱼消化道菌群基因参与的主要功能相似,但工厂化养殖幼鱼消化道菌群基因参与这些功能的基因丰度高于网箱养殖的,这可能是对幼鱼的生长代谢在环境胁迫中的一种补偿作用。研究结果将为大黄鱼幼鱼消化道功能菌群的筛选与菌群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长环境褐牙鲆的外观性状与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赵侠,关长涛,董登攀,崔勇,李娇,高天翔. 2014

[2]淡水养殖中华鲟成鱼的3种方式及效果比较. 杨德国,危起伟,王凯,朱永久,陈细华,刘鉴毅. 2006

[3]网箱养殖大黄鱼水下声音与行为反应. 殷雷明,黄洪亮,张旭光,李灵智,陈雪忠. 2017

[4]两种疾病发生对养殖半滑舌鳎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分析. 张正,廖梅杰,李彬,王印庚,王岚,荣小军,陈贵平. 2014

[5]不同生长速度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 李英英,陈曦,宋铁英. 2017

[6]健康与患病大黄鱼消化道微生物结构特征分析. 姜燕,于超勇,徐永江,柳学周,郑炜强,陈佳,刘莹,王滨,史宝. 2021

[7]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发育期消化道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特征分析. 史秀清,张正,王印庚,于永翔,邓威,李华. 2015

[8]鱼类消化道菌群与碳水化合物代谢. 鲁程瑶,丁倩雯,冉超,杨雅麟,王安然,张洪玲,张进雄,李解,ERIK Olsen Rolf,EINAR Ring?,张震,周志刚. 2019

[9]应用PCR-DGGE分析发酵床养殖仔猪消化道菌群多样性及其演替. 柳尧波,傅建功,任素芳,郭立辉,张玉玉,刘玉庆. 2017

[10]两种饵料条件下点篮子鱼幼鱼酶活力及其消化道菌群比较. 孙艳秋,李琪,刘鉴毅,庄平,杨俊,彭彪彪,秦搏,赵峰,冯广朋,黄晓荣. 2023

[11]促生长剂喹乙醇诱导斑马鱼消化道菌群失衡增加病原菌感染风险研究. 何夙旭,王全民,李舒宁,冉超,郭小泽,张震,周志刚. 2017

[12]虾类消化道菌群研究进展. 马甡,于明超,李卓佳. 2007

[13]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基本特征研究. 刘娇,曲克明,刘海英,朱建新,李健,马德林. 2008

[14]基于GIS的工厂化养殖适宜性评价研究. 赵先胜,贾宝红. 2014

[15]液态氧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增氧效果. 李玉全,张海艳,李健,王清印,李振东. 2008

[16]褐牙鲆幼鱼工厂化养殖密度优化软件的初步实现. 董晓煜,张秀梅,黄国强,张沛东. 2009

[17]观赏鱼和水族生态-珍珠龙工厂化养殖试验及养殖效益分析. 孙向军,马峻峰,史东杰,梁拥军,邵胜男,张欣. 2009

[18]笋壳鱼工厂化养殖安全控制与产业化健康发展对策研究. 林群,潘淦,黄修杰,熊瑞权,许爱娱. 2012

[19]硝化细菌在澳洲银鲈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初探. 梁拥军,孙向军,杨璞,刘金兰,杨广. 2009

[20]水产工厂化养殖及其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刘大安.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