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杆线虫Oscheius tipulae JL1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成丽

作者: 田成丽;刘金文;张金花;李茂海;朱峰;滕占伟;刘艳伟;李建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杆线虫;Oscheius tipulae;侵染力;耐热性;大蜡螟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900-9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诱集法,从采自吉林省的土样中分离到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1种。经形态学、ITS及2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明确了该线虫为Oscheius tipulae JL1。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24 h时,线虫JL1浓度为120 IJs/larva及以上时,大蜡螟的死亡率达90%以上;48 h时,浓度40 IJs/larva时,大蜡螟死亡率达93%以上;60 h时,浓度高于20 IJs/larva时,大蜡螟死亡率100%。耐热性方面,在38℃下处理8 h,线虫死亡率快速增加,35℃处理16 h,线虫死亡率开始快速增加。线虫JL1在35和38℃条件下,分别至少可耐16和8h的高温,死亡率分别在3.2%和15.3%以下。结果表明该线虫具有较好的耐热力、侵染力和致死力,未来有望用于害虫防治。

分类号: S476.15

  • 相关文献

[1]小杆线虫Rhabditis(Oscheius)sp.生物学特性测定(摘要)(英文). 刘奇志,王玟琦,张丽娟,王玉柱,杜小康,孙浩元,Zdeneck Mrcek. 2009

[2]小杆线虫Rhabditis(Oscheius)sp.生物学特性测定. 张丽娟,刘奇志,王玉柱,杜小康,孙浩元,Zdeneck Mrá(c)ek. 2010

[3]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 BPS品系)生物学测定. 刘奇志,张丽娟,王玉柱,杜小康,孙浩元,Zdeneck Mrá(c)ek. 2009

[4]新型低毒杀虫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初步研究. 李晓,宫清轩,鞠倩,姜晓静,赵志强,陈全森,曲明静. 2011

[5]小杆线虫防治花生田蛴螬初步研究. 刘奇志,李俊秀,徐秀娟,孙春梅,康宇静,周海鹰,胡敦孝,马骥,李尚霞. 2007

[6]稻曲病菌越冬厚垣孢子萌发力及其侵染力的研究. 陈永坚,肖炎农,赵永静. 1995

[7]芜菁夜蛾线虫对小木蠹蛾侵染能力的研究. 杨怀文,张刚应,张善稿,简恒. 1989

[8]异小杆线虫D_1对迟眼蕈蚊侵染力的研究. 杨怀文,张刚应. 1990

[9]Steinernema feltiae和Heterorhabditis megidis侵染前行为对其侵染力的影响. 陈书龙,李秀花,林英杰. 2004

[10]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侵染力与胚传性. 陈世良,肖圣燕,潘秋玲,黎永谋,杨荣贵,高建华,高翔,许金山. 2017

[11]稻曲病种子传病的研究. 陈永坚,肖炎农,赵永静. 1994

[12]玉米育苗接种VA菌根真菌的田间侵染力和接种效应. 王洪中,张忠武,贾秋鸿,张玲琪,李治滢,杨丽媛. 2001

[13]不同土壤质地对禾谷孢囊线虫侵染及种群动态的影响.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3

[14]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sp.(CB-2y)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怀文,周瑗玥,张善稿. 1990

[15]大蜡螟抗菌物质的抑菌活性检测及其初步分离. 赵晴,李静,陆秀君,李瑞军,董建臻,谢成升. 2009

[16]大蜡螟触角转录组及嗅觉相关基因分析. 杨爽,赵慧婷,徐凯,郭丽娜,杜亚丽,李新宇,苏文婷,冯宇佳,龙登隆,姜玉锁. 2019

[17]拟双角斯氏线虫D43品系鞘蛋白对大蜡螟幼虫的免疫抑制作用. 曾洪梅,邱德文,林华峰,杨秀芬,郭立华,袁京京. 2012

[18]不同培养基上繁殖的昆虫病原线虫格氏线虫表皮蛋白的差异. 姚庆,袁京京,曾洪梅,邱德文. 2011

[19]大蜡螟中类肽聚糖识别蛋白Gm21的鉴定、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曾洪梅,邱德文. 2013

[20]大蜡螟工厂化生产流程及环境因素的控制. 熊延坤,张青文,徐静,段灿星,周明■.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