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细胞质对粳稻杂交后代F1稻米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猷红

作者: 刘猷红;唐傲;张喜娟;董文军;刘凯;王文龙;徐英哲;孟英;来永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北粳稻;籼型细胞质;杂交后代;稻米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02 期

页码: 59-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促进东北粳稻稻米品质遗传育种研究,本试验利用分子标记手段对东北粳稻细胞质进行籼粳类型鉴定,再以4份籼质粳核超高产粳稻与4份粳质粳核粳稻构建双列杂交群体,分别在沈阳和哈尔滨两地种植,分析籼型细胞质背景下杂交后代F1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筛选到4份超高产粳稻沈农265、沈农9741、辽粳454、沈农9816的细胞质为籼型;杂交后代F1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得出,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稻米品质方差分析表明,与粳质粳核材料相比,籼质粳核材料稻米蛋白质含量低,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值高.综上所述,相同核遗传背景下,籼质粳核基因互作可能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和口感.

分类号: S511.03

  • 相关文献

[1]籼型细胞质对粳稻杂交后代F1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猷红,唐傲,张喜娟,董文军,刘凯,王文龙,徐英哲,孟英,来永才. 2023

[2]籼型细胞质对杂交后代F1产量的影响. 刘猷红,孟英,唐傲,张喜娟,董文军,刘凯,张毅瑞,来永才. 2021

[3]两种控温储粮技术对东北粳稻品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赵旭,曹毅,董梅,林子木,赵海波,李欣蔚,李佳. 2021

[4]粳稻米饭图像解析与感官分析的相关性. 程爱华,李霞辉,姚鑫淼,李辉,戴常军. 2006

[5]早熟无核葡萄新品种-岳红无核. 赵文东,马丽. 2014

[6]制干鲜食兼用枣新品种-鲁枣5号. 单公华. 2012

[7]富士杂交后代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 刘志,伊凯,王冬梅,杨巍,杨锋,张景娥. 2004

[8]冰河葡萄品种威代尔的引进栽培研究. 孙万河. 2009

[9]核桃新品种-鲁果9号. 相昆. 2016

[10]高羊茅杂交后代ISSR遗传变异研究. 屈兴红,吴佳海,赵丽丽,马林,杨春燕,曾洪学. 2017

[11]玉米和类玉米杂交后代异染色质纽重复序列的遗传稳定性. 覃兰秋,谢莉,周锦国,谭贤杰,江禹奉,谢和霞,谢小东,程伟东. 2013

[12]苹果实生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遗传趋势. 吕天星,伊凯,刘志,王冬梅,闫忠业,姜孝军,王铭. 2013

[13]苹果杂种实生苗叶片性状遗传趋势研究. 吕天星,王铭,伊凯. 2013

[14]不同春小麦品种光合速率及其在后代中遗传规律研究. 靳存旺,王小兵,于美玲,史红飞,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 2016

[15]砂梨和白梨系统良种杂交育种研究初报. 王宏伟,王然. 2009

[16]三个杂交板栗品种. 明桂冬,赵永孝. 1999

[17]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抗寒性分析. 寇爽,涂卫,赵喜娟,梅文祥,陈琳,宋波涛. 2015

[18]热带玉米与温带玉米种质杂交农艺性状的差异. 董海合,李凤华,才卓,杨兆顺,楼辰军,钱芳,张旭. 2005

[19]天蚕与美洲野蚕远缘杂后代的滞育性及化性. 朱有敏,李青峰. 2002

[20]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在伊犁河谷放牧条件下的适应性研究. 潘甲川,伊利,谢鹏贵,闫向民,王骁,张金山,王煦.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