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与增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国景

作者: 李国景;杨亚东;刘洋;朱文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增产效应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24 年 010 期

页码: 60-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厘清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的区域差异,把握区域水稻增产能力,利用全国县级样本水稻生产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分析水稻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对县域水稻增产的驱动因素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9年我国水稻生产格局呈现北增南减变化趋势,黑龙江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增产明显。县域水稻种植面积与总产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接近。全国层面上,种植面积和单产共同促进了水稻产量增长,但单产累计效应的贡献度超过93%,种植面积贡献度较小;时间维度上单产提高对水稻增产的驱动强度逐步增强,而种植面积作用逐步减弱并转化为减产效应。区域上,东北平原区水稻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主要推动因素来自种植面积;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沿海区水稻产量的下降主要由种植面积主导;黄淮海区水稻产量呈现增长,来自于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共同推动作用;西南区水稻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种植面积和单产均起到负向抑制作用。因此,东北平原区在稳住水稻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单产提升潜力;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沿海区继续强化单产提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适宜的早晚稻品种组合,加强城市周边优质稻田保护;加强西南区水库建设,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江西省县域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曹子建,吴永常,高文菊,陈静. 2023

[2]基于锡尔系数的农村信息化区域差异及协调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张星星,周建农,彭爱东. 2012

[3]我国农村信息化区域差异及演变研究. 周建农,张星星,彭爱东. 2013

[4]稻飞虱近年发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胡国文. 1996

[5]山西省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研究. 殷海善,周振华,杨晨,白志华. 2010

[6]东南丘陵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时空变异分析. 王飞,石祖梁,李想,方放,郑顺安,刘申,孙仁华. 2017

[7]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柴玲玲,万忠,张禄祥. 2010

[8]甘肃省蔬菜比较优势区域差异分析. 张玉鑫,潘新,高军,王晓巍,张俊峰,马彦霞. 2019

[9]改革开放40年福建县域农民收入时空演变分析. 王海平,许标文,周江梅,林国华. 2019

[10]广东主要茶区春季杂草群落调查与区域差异分析. 林威鹏,郑海,张泰劼,郜礼阳,凌彩金,周巧仪,陈鹏程,赖榕辉,刘淑媚,钟永辉,古艳霞. 2021

[11]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黄修杰,蔡勋,储霞玲,马力,左喆瑜. 2020

[12]辽宁省土壤侵蚀宏观区域差异与趋势分析. 李纯乾. 2013

[13]长江三角洲农牧系统结构的区域差异及空间位移研究. 张卫建,李昌新,李春生,章熙谷. 2000

[14]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情况、制度完善与分区域保供路径. 刘慧,赵一夫. 2023

[15]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评价、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田璞玉,张丹婷,周灿芳. 2023

[16]我国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与区域统筹定位研究. 罗其友,唐华俊,陶陶,周振亚,唐曲,张晴. 2009

[17]芦笋茎枯病菌的鉴定及区域差异性分析. 杨迎青,李湘民,孟凡,兰波,张洁. 2012

[18]中国化肥利用率的区域分异. 陈同斌,曾希柏,胡清秀. 2002

[19]中国肉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2013—2017年15省区的面板数据. 李俊茹,王明利,杨春,石自忠. 2019

[20]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区域差异分析. 姜文来,冯欣,刘洋,栗欣如.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