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APD和AFLP标记的方法对甜(辣)椒和番茄品种的多态性分析(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丽

作者: 李丽;郑晓鹰;E.Klocke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辣)椒;番茄;RAPD;AFLP;多态性分析

期刊名称: 广西科学

ISSN: 1005-9164

年卷期: 2004 年 11 卷 03 期

页码: 249-257

摘要: 应用 RAPD和 AFL P的 DNA指纹图谱方法分析 2 5个甜 (辣 )椒和 2 2个番茄品种的真实性 ,并进一步比较RAPD和 AFL P的 DNA指纹图谱在鉴定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之间的真实性时的有效性。对于甜 (辣 )椒品种 ,AFL P方法中 ,2个引物组合扩增反应的多态性片段即能将 2 5个品种完全分开。虽然 ,每个样品的 AFL P的扩增产物中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为 9% ,低于 RAPD的 35 %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但是 ,AFL P的信息量远远大于RAPD的信息量 ,它的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平均多态标记为 5 .1,而 RAPD仅为 2 .2。所以 ,在甜 (辣 )椒的指纹图谱中 ,AFL P的有效率是 RAPD的 2倍。对于番茄品种 ,每个样品的 AFL P的扩增产物中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为5 .5 % ,大大低于 RAPD的单引物 6 1%多态性片段和双引物 5 8%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它的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反应的平均多态标记为 2 .6 ,而 RAPD中 ,单引物扩增的平均多态标记为 4 .2 ,双引物扩增的平均多态标记为 4 .4。一个单引物和一个双引物的 RAPD扩增反应的多态性片段即能将 2 2个番茄品种中的 2 1个完全分开。所以 ,在番茄的指纹图谱中 ,RAPD的有效率是 AFL P的 2倍。因此 ,在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鉴定品种的真实性时 ,不同的作物所适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分类号: S641

  • 相关文献

[1]42个甜(辣)椒自交系恢复基因的分布及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刘金兵,侯喜林,王述彬,潘宝贵. 2009

[2]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西瓜作图亲本的多态性分析. 羊杏平,刘广,侯喜林,徐锦华,高长洲. 2009

[3]常见桃属植物RAPD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杨英军,张开春,林珂. 2002

[4]波尔山羊和江苏本地山羊的AFLP和RAPD分析. 曹少先,杨利国,姜勋平,刘红林,陆维忠,向阳海. 2001

[5]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朱英,陶刚,黄永会,刘作易. 2010

[6]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斌. 2012

[7]兰属14种植物遗传多样性RAPD及AFLP分析. 王慧中,王玉东,周晓云,应奇才,郑康乐. 2004

[8]波尔山羊和江苏本地山羊的AFLP和RAPD分析. 曹少先,杨利国,姜勋平,刘红林,陆维忠,向阳海. 2002

[9]生物技术在蚕豆上的应用及前景. 侯万伟. 2013

[10]桃分子连锁图的构建与分析. 吴俊,束怀瑞,张开春,姜立杰,周晓航,辛翠花. 2004

[11]分子标记技术在咖啡育种上的应用(英文). 李国鹏,何红艳,黄家雄,罗心平,李贵平,杨仕贵,李树维,黄健,郭容琦. 2008

[12]分子标记在梨属植物上的应用及其应用前景. 杨晓平,胡红菊,田瑞,陈启亮. 2008

[13]桃果实非酸/酸性状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 吴俊,束怀瑞,张开春,张学宁,姜立杰. 2004

[14]江淮流域小麦赤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张旭,邢锦城,马鸿翔,温云平,陆维忠,袁生. 2010

[15]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牧草中的应用. 黄艳霞,白昌军. 2008

[16]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于拴仓,王永健,郑晓鹰. 2003

[17]大白菜耐热性分子标记的研究. 郑晓鹰,王永建,宋顺华,李丽,于栓仓. 2002

[18]节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始雌花节位性状定位. 程志学,陈清华,彭庆务,张华,王瑞. 2010

[19]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AFLP标记分析. 李凤云,盛万民,刘昭军,田国奎,李庆全,王立春. 2007

[20]3种分子标记分析油菜品种间的多态性效率比较. 张书芬,傅廷栋,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