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全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丽娟

作者: 李丽娟;蔡晶;张石来;王荔;胡凤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雄野生稻;Fosmid文库;末端测序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2 年 10 卷 04 期

页码: 86-9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长雄野生稻(O.longistaminata)起源于非洲,具有和亚洲栽培稻相同的AA基因组,是栽培稻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本研究构建了长雄野生稻全基因组fosmid文库,共获得33.6万克隆,文库的平均插入片段大小约为40kb,其中94.7%的克隆插入片段大小在30~50kb之间。挑取其中约11万克隆并保存,可覆盖10倍栽培稻基因组,对任意基因或序列的筛选概率达到了99.99%。将剩余的22万个克隆进行了末端配对测序,显示其有助于长雄野生稻全基因组测序的拼接。所构建的fosmid文库为筛选和克隆长雄野生稻的有利基因提供了研究材料。

分类号: S511.9

  • 相关文献

[1]结合宏基因组末端随机测序和16S rDNA技术分析温室黄瓜根围土壤细菌多样性. 赵志祥,罗坤,陈国华,杨宇红,茆振川,刘二明,谢丙炎. 2010

[2]结合宏基因组末端随机测序和16SrDNA技术分析温室黄瓜根围土壤细菌多样性. 赵志祥,罗坤,陈国华,杨宇红,茆振川,刘二明,谢丙炎. 2010

[3]长雄野生稻红米基因的发掘定位研究. 刘仕琴,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陶大云. 2009

[4]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 邓伟,周家武,李静,胡凤益,徐鹏,邓先能,王荔,陶大云. 2010

[5]多年生稻稻瘟病抗性评价. 何奕霏,秦世雯,张石来,黄光福,张静,杨勤忠,胡凤益. 2021

[6]水氮互作下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与田间抑草效果. 张付斗,徐高峰,李天林,陶大云,徐鹏,张玉华. 2011

[7]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2014

[8]三种改良提取长雄野生稻根叶总RNA方法的比较研究. 林海妹,郭安平,王晓玲,郭运玲,孔华,贺立卡. 2009

[9]长雄野生稻地下茎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 林海妹,郭安平,王晓玲,郭运玲,孔华,贺立卡. 2009

[10]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陈志伟,邓伟,李飞,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陈善娜,陶大云. 2010

[11]温度对不同叶龄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化感作用的影响.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2016

[12]雷蒙德氏棉叶绿体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李朋波,薛龙飞,王彦霞,张曦,李召虎,华金平. 2011

[13]荷斯坦奶牛瘤胃微生物元基因组Fosmid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李旦,王加启,卜登攀,刘开朗,李发弟. 2009

[14]武夷菌素产生菌Fosmid文库的构建及文库探针的获得. 孙蕾,张克诚,杨振娟,武哲,张俊. 2011

[15]基于WGP物理作图法的虾夷扇贝Fosmid克隆混池策略及解码率研究. 窦怀乾,李仰平,吕佳,窦锦壮,李语丽,王师. 2019

[16]利用高效的大片段DNA回收方法改良Fosmid文库的构建. 张翠翠,赵胜,王越,张鹏,常玉晓. 2020

[17]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DNA提取及宏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芦晓飞,赵志祥,谢丙炎,杨宇红,冯东昕. 2009

[18]瘤胃微生物Fosmid文库蛋白酶活性克隆的筛选与序列分析. 赵静雯,王加启,赵圣国,卜登攀,周凌云,孙鹏. 2012

[19]南方根结线虫伴生细菌宏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及其特征分析. 张玉,茆振川,陈国华,冯东昕,谢丙炎. 2009

[20]甘薯近缘种Ipomoea trifida (Kunth) G.Don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及PCR筛选体系建立. 李昂,吴志明,周志林,赵冬兰,张安,马代夫,李亚栋,唐君,曹清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