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糜子前氮后移技术验证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宇先

作者: 王宇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糜子;前氮后移;半干旱地区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43-45

摘要: 为了提高半干旱区糜子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研究了前氮后移技术对糜子产量和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氮后移技术比常规施肥技术增产4.04%,施肥量减少15.78%,化肥投入节省8.69%。应用前氮后移技术对降低化肥施用量和投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分类号: S515

  • 相关文献

[1]主要气象因子对半干旱地区糜子倒伏性状指标的影响. 王宇先,李清泉,赵蕾,刘玉涛,徐莹莹,杨慧莹,高盼,闫峰,董扬. 2017

[2]小麦前氮后移对植株生理及肥料效应的影响. 王宝忠,潘家荣,林治安,许建新,谢承陶. 2000

[3]前氮后移对寒地不同分蘖性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鹤,王丽. 2017

[4]不同栽培模式对云南高产区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分析与应用. 罗萍,刘曜榕,王怀义,杨从党,黄俊杰,杨海士,李刚华. 2021

[5]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 张德奇,季书勤,王汉芳,李向东,郭瑞,吕凤荣. 2010

[6]冬水田杂交中稻品种适应氮肥后移的筛选指标. 张林,熊洪,朱永川,刘茂,郭晓艺. 2014

[7]南方稻区杂交中籼稻高产品种的库源结构及其优化调控规律研究进展. 熊洪,张林,朱永川,刘茂,蒋鹏,郭晓艺,周兴兵. 2016

[8]小麦栽培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绍中,季书勤. 2009

[9]小麦前氮后移的施肥效应与有效使用条件. 季书勤,赵淑章,吕凤荣,刘媛媛,王绍中. 1998

[10]前氮后移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张林,范青华,熊洪,周兴兵,朱永川,蒋鹏,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2014

[11]国际花生黄曲霉和基因组研讨会将在广东召开. 周桂元. 2006

[12]辽西半干旱地区果树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张俊生,肖德平,邓广智,于桂霞,祁崇祝,郑娟. 2004

[13]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优势及存在问题. 靖凯,邓林军,侯志研,董智,李开宇,尤晓东,张旭. 2014

[14]辽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深松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邹洪涛,张玉龙,黄毅,宋浩文,虞娜,张玉玲,孙占祥. 2009

[15]半干旱地区枣树栽植技术研究. 李树彬,王洪军. 2003

[16]甘薯内蒙古半干旱地区异地鉴定研究. 后猛,张允刚,李强,马玺,郝占林,刘亚菊,王欣,唐维,马代夫. 2013

[17]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坡位退耕还林还草地土壤养分的变异规律. 徐志友,余峰,高红军,蔡进军. 2010

[18]半干旱地区城市单位附属绿地绿化树种的选择——以神东矿区为例. 郭二果,王成,彭镇华,常金宝,李长青. 2007

[19]黄土高原土壤旱化研究综述. 潘占兵,张龙,杨瑞,李生宝,董立国,蔡进军. 2012

[20]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典型抗旱造林整地技术集流效果研究. 蔡进军,李生宝,蒋齐,张源润,许畴.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