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盼
作者: 高盼;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深松;土壤有机碳;胡敏酸;三维荧光光谱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24 年 42 卷 001 期
页码: 205-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6 a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CK(不深松+不秸秆还田)、NFG(不深松+每年秸秆还田)、EFG(隔一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TFG(隔两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和SFG(连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胡敏酸(HA)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EFG处理0~10 cm 土层的SOC、HA含量和PQ值分别显著增加25.23%、16.19%和 4.27%,FA 含量降低 4.55%.10~20 cm 土层,EFG 处理的 SOC 含量最高,较 CK 增加 13.18%;SFG处理的HA和FA含量较CK提高最多,增幅分别为13.27%和32.74%.通过HA三维荧光图谱发现,与CK(Ex/Em=270/455,270/460)相比,EFG(Ex/Em=280/455,270/465)处理下 0~10 cm 和 10~20 cm 土层中的 HA 荧光峰波长均有红移现象.土壤胡敏酸中包含两个组分,C1(Ex/Em=270/280)和C2(Ex/Em=440/515)同为类腐殖酸物质,胡敏酸整体腐殖化程度较高,结构较为复杂;其中EFG和TFG处理的C2组分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8.59%和31.38%.各处理的C1和C2组分Fmax值均较CK有所增加,即腐殖化程度增加.综上所述,EFG处理(隔一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通过提升土壤有机碳及腐殖酸类物质含量,增加腐殖化程度,加强了土壤的供肥能力,为黑龙江黑土区较佳的耕作技术措施.
分类号: S156%S513
- 相关文献
[1]松辽平原春玉米高产农田土壤有机碳特征. 李翠兰,张晋京,高强,王青贺,冯国忠,刘淑霞,王立春,赵兰坡. 2013
[2]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 2024
[3]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洁梅,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4]微生物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作用研究与分析. 李莉. 2014
[5]玉米秸秆还田中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筛选试验. 迟畅,马巍,沙洪林,李淑华. 2021
[6]大球盖菇-玉米轮作对秸秆降解、土壤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高远,和爱玲,杜君,薛广原,杨焕焕,杨占平,潘秀燕,许纪东,张玉亭. 2021
[7]玉米秸秆还田和有机配施提高黑土酸中和容量. 姜勇,张勇勇,李天鹏,王汝振,王聪,张玉革,高洪军,朱平,李慧. 2022
[8]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屈会娟,李金才,黄钢,陈尚洪,刘定辉. 2012
[9]冬水前移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闫翠萍,肖俊红,张晶,裴雪霞,董飞,张定一. 2018
[10]秸秆还田下施氮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王姣爱,张晶. 2014
[11]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徐召文,胡宏祥,李录久,李洁,高杰军,王璇,姚殿立. 2023
[12]玉米秸秆还田和施氮方式对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 徐钰,江丽华,孙哲,石璟,魏建林,王梅,李国生,刘兆辉. 2015
[13]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 李少昆,王克如,冯聚凯,谢瑞芝,高世菊. 2006
[14]水分与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素瑜,王和洲,杨明达,王静丽,贺德先. 2016
[15]黄淮海玉米秸秆还田麦区土壤环境与管理技术. 谭德水,刘兆辉,江丽华. 2014
[16]秸秆还田对防止玉米早衰的效果研究. 穆迎春,汪仁,孙文涛,宫亮,李小婉,汪岐禹. 2012
[17]不同肥力土壤下施氮与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单鹤翔,卢昌艾,张金涛,王金洲,徐明岗. 2012
[18]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及N肥去向研究. 王小彬,蔡典雄,张镜清,高绪科. 2001
[19]秸秆还田与肥料运筹对冬小麦‘皖麦52’产量性状的调控效应.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3
[20]土壤腐殖酸及其对重金属化学与生物行为的影响. 刘保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SR标记对69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常宏兵;王晨;何美敬;曹熙敏;俞凤芳;曹晓良;宋炜;吕爱枝
关键词:SSR标记;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
梨矮生相关基因转录组筛选与功能分析
作者:吝茹雪;王斐;张艳杰;马力;刘肖烽;李舒然;刘亚龙;王晨;姜淑苓;欧春青
关键词:梨;矮生;转录组分析;赤霉素;PcGA2ox
-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技术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杨慧莹;王宇先;高盼;徐莹莹;张巩亮;闫锋;董扬;申惠波
关键词:黑龙江省;浅埋滴灌;大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
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李欣洁;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张巩亮
关键词:半干旱区;秸秆还田方式;土壤富里酸;荧光结构
-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胡聪聪;李红宇;孙显龙;王童;赵海成;范名宇;张巩亮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氮肥运筹;光合特性;SPAD值;干物质积累
-
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高盼
关键词:深松;秸秆覆盖还田;土壤有机碳;团聚体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产量
-
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申惠波;刘玉涛;徐婷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施氮量;有机氮组分;玉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