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盼
作者: 高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松;秸秆覆盖还田;土壤有机碳;团聚体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产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7-11
摘要: 为促进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土壤固碳和玉米增产,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与秸秆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以CK(常规种植)、NFG(秸秆覆盖还田)、SFG(深松+秸秆覆盖还田)3种处理对土壤有机碳、不同粒径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本试验中,在0~10 cm和10~20 cm 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顺序均为SFG>NFG>CK.(2)<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0.250 mm和0.053~0.250 mm 粒级,在 0~10 cm 土层,SFG、NFG 处理土层>0.250 mm、<0.053 mm 和 0.053~0.250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比对照CK提高10%以上.(3)在10~20 cm 土层,SFG处理>0.250 mm粒级和NFG处理0.053~0.250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较为明显.(4)不同处理之间玉米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差异不显著,穗粒数和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SFG和NFG处理分别较CK产量提高了 28.57%和15.10%.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团聚体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高盼,申慧波,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2024
[2]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洁梅,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3]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高盼,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2024
[4]秸秆覆盖还田对四川直播油菜产量和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 杨泽鹏,郑盛华,万柯均,敖玉琴,陈尚洪,沈学善,王昌桃,刘定辉,陈红琳. 2022
[5]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影响. 高盼,王宇先,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2024
[6]半干旱区深松垄作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边少锋,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6
[7]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8]半干旱区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张玉龙,郑家明,刘洋. 2011
[9]深松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陈强,王雪娇,张琛平,张建强,刘志雄,解飞,李强. 2016
[10]辽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深松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邹洪涛,张玉龙,黄毅,宋浩文,虞娜,张玉玲,孙占祥. 2009
[11]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2014
[12]不同深松处理对东北盐碱土耕层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宇先,王俊河,任翠梅,刘玉涛,杨慧莹,徐莹莹,高盼,赵蕾,胡继芳. 2018
[13]耕作方式对伊犁河谷旱地农田土壤物理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陈传信,赛力汗·赛,张永强,薛丽华,雷钧杰,陈兴武,刘云霄,刘新艳,吴伟,库勒达那·卡达尔江. 2020
[14]深松条件下灌溉频次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郭仁松,陈平,程强,林涛,王亮,郑子漂,徐海江,田立文,崔建平. 2019
[15]深松耕作对新疆绿洲棉田土壤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郭仁松,王亮,崔建平,林涛,郑子漂,玛依拉·玉素音,田立文. 2021
[16]不同农艺运筹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展文洁,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刘松涛,蔡红光,任军. 2020
[17]隔年深松对土壤性质、根系活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闫伟平,张丽华,徐晨,赵洪祥,谭国波,孙宁,李斐,边少锋. 2020
[18]深松下滴灌周期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忠山,李春平,地里夏提·艾合买提,徐海江,张大伟,魏鑫,崔建平. 2020
[19]深松深度对南疆滴灌棉田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的影响. 王亮,郭仁松,吾买尔江?库尔班,田立文,林涛,郑子漂,徐海江,孔繁阳,崔建平. 2020
[20]新疆滴灌棉田深松后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变化特征. 马君,崔建平,金亮,徐海江,林涛,王亮,师维军,郭仁松.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申惠波;刘玉涛;徐婷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施氮量;有机氮组分;玉米产量
-
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高盼;申慧波;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式;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荧光结构;东北黑土区
-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王晨;刘玉涛;谭可菲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黑钙土;土壤养分;细菌群落;玉米产量
-
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深松;土壤有机碳;胡敏酸;三维荧光光谱
-
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产量
-
秸秆还田和增施氮肥对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巩亮;王宇先;刘玉涛;徐莹莹;杨慧莹;高盼;王晨
关键词:秸秆还田;增施氮肥;寒地水稻;产量
-
低温冷害对不同玉米种子萌发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徐婷;王俊强;韩业辉;周超;曲忠诚;高盼;丁昕颖
关键词:玉米;低温;种子萌发;α-淀粉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