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红阳猕猴桃的制备工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严涵

作者: 严涵;肖春;张辉;吉宁;马超;李江阔;郝全洋;曹森;王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即食;催熟;保鲜;可食窗口期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22 年 013 期

页码: 227-2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该研究相继开展了: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对不同成熟度红阳猕猴桃作用阈值,高含量(100、250、500、1 000μL/L)乙烯对红阳猕猴桃催熟效果影响以及1-MCP(0.25、0.5μL/L)对乙烯催熟后红阳猕猴桃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1-MCP作用阈值为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的质量分数为15%。对比4个体积分数的乙烯催熟效果,其中250μL/L催熟效果最佳,果实催熟1 d接近可食硬度(14.59±1.08)N,且SSC为(14.19±0.76)%,未超过1-MCP保鲜作用阈值。经250μL/L乙烯催熟后并使用0.25、0.5μL/L 1-MCP处理鲜果,4℃货架14 d后转入20℃货架摆放7 d。0.5μL/L的1-MCP处理组保鲜效果显著优于对照和0.25μL/L处理组,20℃5 d时其果肉硬度为5.30 N、SSC为18.47%,且果实未出现腐烂现象,维持可食窗口期。综上所述,红阳猕猴桃采后在(20±2)℃使用250μL/L乙烯催熟24 h,再立即使用0.5μL/L的1-MCP进行保鲜处理,可得到“即食”猕猴桃,可食窗口期为19 d。制备工艺进一步通过AcACO1、AcACO2、AcACS1和AcAMY3的表达量进行确证。试验初步揭示了乙烯催熟、1-MCP保鲜处理与红阳猕猴桃货架品质及生理活动的关系,为“即食”猕猴桃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红阳猕猴桃引种试验示范. 万明长,罗克明,石乐娟,王荔,刘学武,杨玉昆,郝永昌. 2008

[2]红阳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周艳霞,张海平,覃秀顺,蒋振华,张丹. 2018

[3]“红阳”猕猴桃在云南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李林,李庆红,苏俊,陈霞,范建成,李自生,舒群. 2017

[4]毛花猕猴桃新品种甜华特. 张惠琴,胡红菊. 2023

[5]不同分级方式对红阳猕猴桃机械伤的影响. 钟杨,李恒恒,袁怀瑜,徐瑞,朱永清,代相君,周艳,李可,李华佳. 2018

[6]红阳猕猴桃在达州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刘学琦,景晓卫. 2017

[7]动态冰温对红阳猕猴桃冷害与贮藏品质的影响. 尚海涛,郜海燕,朱麟,康孟利,俞静芬,凌建刚. 2016

[8]避雨栽培对红阳猕猴桃光合特性、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陈钱,王斯妤,金玲莉,张萌,陈东元. 2024

[9]红阳猕猴桃标准化建园技术. 谭均,何成勇,王玲利,徐子鸿,夏金阳,涂美艳. 2025

[10]南美白对虾即食虾仁常温贮藏品质变化与货架期研究. 郭全友,王晓晋,姜朝军. 2018

[11]即食调味金鲳鱼工艺技术研究. 熊添,吴燕燕,林婉玲,胡晓,陈胜军,荣辉. 2018

[12]真空浸渍加工即食风味马铃薯片工艺优化. 於晓燕,王思捷,李俊,雷尊国,李飞,刘嘉. 2020

[13]即食风味金针菜的加工工艺(英文). 童斌,杨薇红,贾君,洪文龙,韩艳丽,李志强,王毓宁. 2016

[14]混料设计在即食杂粮早餐粉配方研究的应用. 李莹,周剑忠,王维权. 2014

[15]即食风味金针菜的加工工艺. 童斌,杨薇红,洪文龙,韩艳丽,王毓宁. 2015

[16]龙须菜风味海藻酱的加工工艺优化. 杨贤庆,夏国斌,戚勃,李来好,陈胜军,郝志明. 2013

[17]即食海蜇丝加工技术及其调味配方的研究. 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刁石强,李刘冬,陈培基,郝淑贤. 2005

[18]即食卤味豆干的加工. 李志坚. 2023

[19]即食椒麻味大球盖菇加工配方优化. 赵静,王延锋,史磊,王金贺,刘姿彤,盛春鸽,张鹏,于海洋,王菲. 2024

[20]调味即食龙须菜去腥工艺及气调包装. 夏国斌,杨贤庆,戚勃,李来好,陈胜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