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的接种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君成

作者: 张君成;陈志谊;张炳欣;刘永锋;陆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菌;接种技术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4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463-4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索在田间条件下进行稻曲病的人工接种技术。通过比较 3种接种体发现 ,上年保存于 -2 0℃的厚垣孢子不能引起发病 ;用 PS液体培养获得的薄壁分生孢子可引起发病 ,孢子浓度越高引起病穗率越高 ;菌丝片段 -分生孢子混合液接种发病最严重。病原菌的培养菌龄对接种效果有影响。在水稻的 3个时期接种 ,以抽穗破口前 6~ 9d的效果最好。在一天的 3个时段接种 ,以下午 4~ 6时的病情最重。在接种液里添加马铃薯煮汁可显著提高接种发病率。本文的接种技术能高效引发稻曲病 ,最高穗发病率 1 0 0 % ,最大病情指数 93 .96,最多穗病粒数 1 1 0粒。该接种技术可鉴别出品种抗病性的差异

分类号: S435.111.46

  • 相关文献

[1]水稻稻瘟病接种技术及2009年江苏省区试品种抗性鉴定. 罗楚平,倪磊,陈志谊,刘永锋,刘邮洲,聂亚锋. 2009

[2]稻曲病菌的SCAR标记及其PCR检测. 陈福如,林廷邦,甘林,杜宜新,阮宏椿,杨秀娟. 2013

[3]稻曲病初侵染源及病菌侵染适期初步研究. 唐涛,张松柏,郑和斌. 2009

[4]安徽水稻稻曲病群体菌遗传结构及致病力研究(英文). 苏贤岩,任学祥,谷春艳,胡飞,王学峰,吴向辉. 2016

[5]稻曲病菌毒素对不同抗病水稻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伏荣桃,王剑,陈诚,赵黎宇,陈雪娟,卢代华. 2021

[6]稻曲病菌UV-2菌株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构建及分析. 王晓明,王革娇,罗朝喜,谭新球,罗美中. 2013

[7]基于RAPD标记的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秀娟,王舒婷,姚锦爱,杜宜新,陈福如. 2011

[8]水稻稻曲病菌的侵入期及其致病因子初探. 刘才南,陈志谊,张国彪. 2007

[9]水稻幼穗响应稻曲病菌毒素胁迫早期的转录组分析. 伏荣桃,王剑,陈诚,赵黎宇,陈雪娟,卢代华. 2022

[10]稻曲病菌侵染循环及其分生孢子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覃茜,陆祖正,谢振兴,黄歆怡,於艳萍,丁丽琼. 2024

[11]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胡东维,王疏. 2012

[12]稻曲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研究. 冯爱卿,杨健源,曾列先,陈深,苏菁,李落叶,李建雄,朱小源. 2014

[13]水稻穗部农艺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研究. 俞咪娜,于俊杰,汤袁博,王淑琛,宋天巧,齐中强,曹慧娟,潘夏艳,刘永锋. 2024

[14]棉花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标准的商榷. 冯自力,李志芳,冯鸿杰,师勇强,张芸,朱荷琴. 2017

[15]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接种技术研究. 刘玉瑛,石洁,邵艳军. 1999

[16]豆科根瘤菌优良菌种及接种技术. 宁国赞,刘惠琴,马晓彤. 1998

[17]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技术. 徐秀德,董怀玉,姜钰,刘志恒. 2003

[18]大豆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接种技术研究综述. 宋淑云,晋齐鸣,张伟,李红,苏前富,王立新,隋晶. 2008

[19]粟品种抗粟芒蝇鉴定接种技术研究. 甘耀进,周汉章,金达生,商玉霞,张忠民,孙秀珍,杨奇华,高立起. 1991

[20]甘蔗白叶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李文凤,王晓燕,仓晓燕,单红丽,王长秘,张荣跃,尹炯,黄应昆.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