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杏果实发育进程中多酚与类黄酮物质含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俊环

作者: 张俊环;杨丽;孙浩元;王玉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果实发育时期;多酚;类黄酮;花色苷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2 年 24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成熟期和果实呈色不同的2个杏品种"青密沙"杏和"骆驼黄"杏为试材,采用常规方法对果实与果皮中的总酚、总类黄酮与花色苷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以期揭示杏果实发育进程中多酚与类黄酮类物质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杏果皮和果肉中的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均是在果实发育前期即果实第1迅速生长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果实发育进入硬核期以后,这2种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即开始逐渐降低,至商熟期又有所升高。花色苷含量则是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骆驼黄"杏果肉和果皮中的总酚与总类黄酮均明显高于相应的"青密沙"杏。在果实发育的任何阶段,无论是总酚、总类黄酮还是花色苷,2个杏品种果皮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果肉。由此可见,杏果实中的多酚与类黄酮类物质含量与品种、发育时期和组织部位有明显的相关性。

分类号: S662.2

  • 相关文献

[1]不同花色荷花色素成分及稳定性分析. 徐君,李欣,江君,李静会,姜红卫. 2016

[2]马蔺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色素分析. 李楠,田小霞,毛培春,郑明利,孟林,云岚. 2024

[3]遮光对沪油018油桃果皮花色苷含量及果实着色的影响. 杜纪红,叶正文,张学英,苏明申,高清华. 2008

[4]‘泰山红’石榴果实花色苷和类黄酮含量变化. 朱峰,冯立娟,尹燕雷. 2019

[5]加工工艺对蓝莓汁和蓝莓酒中花色苷及类黄酮的影响. 刘慧,刘杰超,吕真真,杨文博,张春岭,焦中高. 2018

[6]不同品种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总酚和三萜酸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夏乐晗,陈玉玲,冯义彬,焦中高,刘慧,王其海. 2016

[7]2个杏品种不同成熟期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招雪晴,王金政,李英朋. 2010

[8]3种热带果树叶子甲醇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张秀梅,骆党委,朱祝英,刘玉革,杜丽清. 2015

[9]4种豆类中多酚、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程安玮,吴剑夫,秦宏伟,杨清梅,刘超,郭溆,孙金月. 2017

[10]不同产区葡萄中多酚及原花青素含量差异的研究. 齐岩,程安玮,解红霞,孙玉霞,王恒振,管雪强. 2015

[11]紫甘薯酒发酵条件优化及成分分析. 张建萍,巫永华,蒋力源,刘恩岐. 2019

[12]短波紫外线辐照处理对采后甜樱桃果实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焦中高,刘杰超,刘慧,张春岭,王思新,杨公明. 2017

[13]不同产地野生黑果枸杞资源果实多酚组成分析. 闫亚美,戴国礼,冉林武,罗青,李晓莺,秦垦,巫鹏举,曾晓雄,曹有龙. 2014

[14]黑果枸杞-酿酒葡萄混合果酒酿造过程中花色苷稳定性研究. 吕宁,禄璐,李芮芮,米佳,罗青,闫亚美,曹有龙. 2024

[15]新疆17个杏品种的抗氧化指标与总酚含量的测定. 王华磊,冯建荣,樊新民,徐麟. 2008

[16]槟榔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分析及差异基因的筛选. 严和琴,于靖,郑蔚,李杨,刘立云,李志刚. 2023

[17]‘改良白凤’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及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姜凤超,王玉柱,孙浩元,杨丽,张俊环. 2016

[18]复合型肥料对辣椒素及其相关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与相关分析. 苏丹,蓬桂华,韩世玉,耿广东. 2016

[19]多花水仙花期类胡萝卜素物质和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变化. 何炎森,杨碧云,李科,陈晓静. 2013

[20]类黄酮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方雅静,何梦影,潘思轶,徐晓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