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主效基因挖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凤超

作者: 姜凤超;杨丽;张俊环;张美玲;于文剑;孙浩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F1群体;光合性状;遗传变异;QTL定位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1044-10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光合作用是果树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生理过程,在果树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科学选配亲本及高光效杂交后代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串枝红(高光合速率)为母本和骆驼黄(低光合速率)为父本进行杂交构建F1群体,采用Li-6400XT测定亲本及杂交后代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蒸腾速率.[结果]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F1群体中存在极端超亲单株.光合特性相关性状呈正态分布规律,具有典型的数量遗传特征.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主要受遗传效应影响.构建了包含1356个indel标记的杏高密度遗传图谱,标记平均间距为0.44 cM,利用该图谱共检测到7个与光合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定位在1号染色体的25.4~26.2cM附近,并结合富集分析结果发现PA01G03444可能是调控光合作用的1个主效基因.[结论]获得了7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QTLs,发现一个调控光合作用的主效基因PA01G03444,这为进一步探索杏树光合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因资源.

分类号: S662.2

  • 相关文献

[1]‘串枝红’ב骆驼黄’杏F_1代糖酸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姜凤超,孙浩元,杨丽,张俊环,王玉柱. 2018

[2]甘薯茎线虫病抗扩展性遗传特性分析与QTL定位. 闫会,张成玲,张允刚,马居奎,马猛,孙厚俊,李强. 2023

[3]橡胶树与胶乳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李维国,冯素萍,侯本军,于飞,王静毅,武耀廷. 2014

[4]杏鲍菇杂交F_1代群体部分性状遗传分化研究及F82菌株的选育. 李红梅,尚晓冬,谭琦,潘迎捷. 2009

[5]凉粉草种质资源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 张秀芬,黄小娟,郭素云,黄珍玲,陈会鲜,兰秀,杨海霞,丁家东,何文. 2024

[6]杏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赵习平,马之胜,宣立锋,智福军,刘占军. 2005

[7]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刘玉林,李英慧,李慧慧,刘章雄,刘波,宣晶,张姗姗,常汝镇,邱丽娟. 2012

[8]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RILs群体果壳率相关性状的变异分析和QTL定位. 薛贤滨,黎瑞源,任蓉蓉,贾琼,陈峥峰,陈庆富,王莉花,石桃雄. 2024

[9]梨果实形状和成熟期分子标记研究(摘要). 王龙,李秀根,杨健,王苏珂. 2009

[10]蒙古冰草和冰草的杂交F1代群体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 段清清,徐荣蕊,李旭青,车永和,张锦鹏,李秀全,杨欣明,刘伟华. 2017

[11]菊花管状花数量和花心直径的QTL分析.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张鲜艳. 2011

[12]霞光油桃*NF油蟠桃组合F1代果实主要性状韵遗传倾向. 马瑞娟,俞明亮,沈志军,杜平,许建兰,蔡志翔. 2007

[13]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Ⅱ.滇蔗茅F1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陆鑫,苏火生,林秀琴,毛钧,刘洪博,蔡青. 2012

[14]红芙蓉×中油5号组合F_1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 刘佳棽,王尚德,蒋海月. 2012

[15]‘银河’蟠桃果实性状遗传评价及育种利用探讨. 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沈志军,张斌斌. 2014

[16]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Ⅳ.应用灰色多维度分析法综合评价滇蔗茅F_1育种潜力. 陆鑫,毛钧,林秀琴,王晓燕,刘新龙. 2016

[17]霞光油桃×NF油蟠桃组合F_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 马瑞娟,俞明亮,沈志军,杜平,许建兰,蔡志翔. 2007

[18]假俭草杂种F_1抗寒性遗传分析. 王鹏良,徐洋,吕智鹏,王海燕,覃子海. 2011

[19]蒙古冰草和冰草的杂交F_1代群体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 段清清,徐荣蕊,李旭青,车永和,张锦鹏,李秀全,杨欣明,刘伟华. 2017

[20]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 Ⅱ.滇蔗茅F_1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陆鑫,苏火生,林秀琴,毛钧,刘洪博,蔡青.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