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作物联合固氮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艾超
作者: 艾超;赵远征;张俪予;张美玲;黄抒语;王诗雨;周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禾本科作物;生物固氮;固氮菌;秸秆分解;合成菌群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1307-13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固氮是唯一能将空气中“免费”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的生物学过程。一般认为豆科作物具有共生固氮能力,间套种豆科作物已成为补充农田氮素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禾本科作物也具有较高的联合固氮潜力,大量联合固氮菌不仅定殖在根际、根内,还可以定殖在植株地上部如茎维管束、叶际中,表明禾本科作物固氮微生物可能为避免复杂的土壤环境,开辟了一条“体内高效固氮”的新途径。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玉米、小麦、水稻、甘蔗等禾本科作物在联合固氮部位、调控途径、菌群构建等方向取得的创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固氮菌除了与宿主植物存在互作关系外,还与其他功能细菌、真菌和病毒之间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基于生物固氮多功能合成菌群在植物营养和促生等领域表现出的巨大应用前景和潜力,提出了当前禾本科作物联合固氮研究的前沿热点和难点,即如何综合利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策略,筛选关键功能类群并结合基因组尺度代谢模型,构建群落稳定、功能多样、效果显著的合成菌剂,为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分类号: S311
- 相关文献
[1]禾本科作物根际联合固氮菌肥效研究. 马玉珍,史清亮,张晓英,王建芳,翟广谦,王宏伟. 1990
[2]利用合成菌群促进作物健康:进展与展望. 翁凌胤,栾冬冬,周大朴,郭庆港,王光州,张俊伶. 2024
[3]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麦秆分解及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贾艳艳,顾大路,杨文飞,吴传万,孙爱侠,诸俊,王伟中,杜小凤. 2019
[4]大田环境下转Bt基因玉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颜世磊,赵蕾,孙红炜,田晓燕,李凡,路兴波. 2011
[5]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在禾本科作物与病原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张文俊,李俊敏,陈锋. 2018
[6]禾本科主要农作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李裕华,任永康,赵兴华,刘江,韩斌,王长彪,唐朝晖. 2020
[7]禾本科作物芒遗传研究进展. 亓斐,邢丕一,鲍印广,王洪刚,李兴锋. 2020
[8]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cDNA探针检测大麦黄矮病毒三种株系. 王锡锋,周广和. 2006
[9]BYDV-GPV株系复制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田苗英,陈彩层,张文蔚,成卓敏. 1998
[10]多抗性水稻品种育成与应用效果. 张丽娟,赵志超,王洁,雷财林,周根友,刘建,万建民. 2005
[11]禾本科作物节单位研究进展. 王勇健,温维亮,郭新宇. 2019
[12]“极早熟豌豆”在春季的前茬利用. 焦彬,梁德印. 1964
[13]禾本科作物基因枪介导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柳展基,单雷,徐平丽,李广存,王秀丽. 2001
[14]成龄胶园间作不同禾本科作物对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的影响. 李娟,林位夫,周立军. 2014
[15]应用转基因玉米防治草地贪夜蛾. 梁晋刚,谢悦,肖冰,毕研哲,李东阳,张秀杰,萧玉涛. 2022
[16]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十七)黑龙江籽用南瓜疫病病原菌的鉴定及防治建议. 贾令朋,谢学文,李宝聚. 2015
[17]3种典型红壤生土长期施肥对禾本科作物产量影响. 高菊生,孙楠,徐明岗,李冬初. 2008
[18]禾本科CNS-AFLP标记开发与通用性检测. 刘小静,杨璐,智慧,李伟,李海权,王永芳,尚忠林,刁现民. 2009
[19]植物茎端分生组织CLV/WUS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 王希挺,程治军,万建民. 2008
[20]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avenae)不同龄期转录组比较分析. 王高峰,彭焕,黄文坤,孔令安,彭德良.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农业措施对青贮玉米品质影响
作者:张斌;赵远征;王怡博;郑娜;张宇;李松树;候伟峰
关键词:青贮玉米;饲料;品质;栽培措施;有害生物防治
-
新阶段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重点
作者:周卫;艾超;易可可
关键词:植物营养;养分高效;营养遗传;养分循环;高效施肥;新型肥料
-
洞庭湖区典型稻田玉米水稻轮作下土壤-作物系统对施氮措施的响应
作者:房康睿;龙世平;彭斯文;陈山;廖育林;徐新朋;赵士诚;仇少君;何萍;周卫
关键词:玉米水稻轮作;产量;施肥措施;土壤类型;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碳氮
-
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主效基因挖掘
作者:姜凤超;杨丽;张俊环;张美玲;于文剑;孙浩元
关键词:杏;F1群体;光合性状;遗传变异;QTL定位
-
杏新品种-京绯红
作者:张美玲;孙浩元
关键词:
-
辣椒中生物活性成分分析方法现状研究
作者:封雪;马海潇;张美玲;蒋宜轩;刘贵巧;翁瑞
关键词:辣椒;生物活性成分;前处理技术;提取技术;检测技术
-
基于MaxEnt模型的腐烂茎线虫在内蒙古地区适生区预测
作者:杨帆;赵远征;张晓明;王东;周洪友
关键词:腐烂茎线虫;MaxEnt;潜在适生区;气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