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沉降作为沼液浓缩膜前预处理的效果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静

作者: 杜静;张聪;奚永兰;孔祥平;张应鹏;王莉;叶小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沼液;悬浮物;自然沉降;膜前预处理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0 年 61 卷 004 期

页码: 749-751,756

摘要: 膜浓缩技术可实现沼液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沼液高悬浮物的特性易导致膜污染,缩短膜寿命,增加运行成本;因此,膜前预处理技术是实现沼液膜浓缩技术应用的关键.以自然沉降作为沼液膜前预处理方式,设置自然沉淀3h、9h、12h、1d、3d和5d等处理,探究不同沉降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和理化指标变化的影响,并在选定的最佳自然沉降条件下,考查沼液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沉降的最佳时间为1 d,此时沼液中悬浮物的粒径主要集中在10~30μm,对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8.3%、40.0%、36.5%,但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较低,仅分别为8.7%和20.0%.

分类号: S4%X705

  • 相关文献

[1]氨氮弱吸附滤料筛选与基于氮素资源化的沼液悬浮物过滤预处理研究. 李鹏,王鹏超,马东,张成军,郭旋,赵同科,王萱. 2020

[2]猪粪污厌氧发酵沼液SS、COD的混凝预处理效果研究. 李鹏,赵同科,张成军,刘宝存,郑云霞,范胜男. 2016

[3]珠母贝幼虫运动、自然沉降及摄食行为. 邓正华,李海梅,张博,苏家齐,刘宝锁,范嗣刚,周凤,吴开畅,喻达辉. 2018

[4]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周勇,马绍赛,曲克明,陈聚法,徐勇. 2009

[5]悬浮物对中国明对虾幼体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张艳,郑琳,谢寒冰,陈碧鹃,夏斌,周明莹. 2017

[6]悬浮物对褐牙鲆肌肉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肖广侠,徐文远,贾磊,郑德斌,张博,马超. 2016

[7]悬浮物对褐牙鲆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肖广侠,徐文远,贾磊,郑德斌,韩现芹,陈春秀. 2016

[8]海水对虾池塘养殖污染物环境负荷量的研究. 李纯厚,黄洪辉,林钦,蔡文贵,甘居利. 2004

[9]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悬浮物对水生生物影响预测分析——以新洲至九江河段为例. 黄翠,刘明典,刘绍平,陈祖欣,梁先友. 2019

[10]水葫芦叶柄对磷及悬浮物的吸附研究. 陈秀霞. 2010

[11]不同缓冲带植物在滨岸缓冲带中的作用. 吉国强,韩伟宏,赵国斌. 2011

[12]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汪金明,马宁,范丽丽,袁立来,张洪玉. 2024

[13]气提式砂滤器在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水质净化效果. 于冬冬,倪琦,庄保陆,张宇雷,单建军,管崇武,张成林,吴凡. 2014

[14]悬浮物胁迫中国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研究. 乔延龙,殷小亚,肖广侠,王立平. 2019

[15]南方丘陵坡地茶园水土流失的环境效应. 杨冬雪,张燕,林金钩,陈小燕,陈连炳,陈锦辉,李翠萍,王义祥. 2017

[16]规模化猪场新建厌氧发酵系统对废水粪大肠菌群及悬浮物的处理效应. 罗英健,李盟军,王荣辉,姚建武,欧计寅,宁建凤,艾绍英. 2015

[17]固液分离机研制与应用效果. 林代炎,翁伯琦. 2007

[18]悬浮物对半滑舌鳎稚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周勇,马绍赛,曲克明,徐勇. 2010

[19]悬浮物和冲击波造成的渔业资源损失量估算. 徐兆礼,张凤英,陈渊泉. 2006

[20]长江口疏浚土悬浮物及其溶出Zn~(2+)对中华绒螯蟹产卵率和早期发育的影响. 王云龙,成永旭,徐兆礼,陈亚瞿.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