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三峡库区短颌鲚营养生态位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红健
作者: 吕红健;杨丽亚;付梅;唐晓琪;邓华堂;张志新;姚维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短颌鲚;三峡库区;营养生态位;稳定同位素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22 年 02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预测三峡库区外来鱼类短颌鲚(Coilia nasus)在库区的种群发展趋势,评估其对库区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三峡库区腹地,包括长江一级支流草堂河、大宁河,现有短颌鲚及杂食性和肉食性典型鱼类的营养级,在此基础上选择4种与短颌鲚营养级相近(包括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鳡Elopichthys bambusa、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及1种食谱存在较大重叠的鱼类(即鳙Aristichthys nobilis),探讨了其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短颌鲚δ15N值分布范围为12.112‰—14.497‰,营养级为3.762±0.196 (Mean±SD),低于太湖新银鱼,并高于大眼鳜、翘嘴鲌、鳡及鳙;三峡库区短颌鲚δ13C值分布范围为-27.236‰—-22.952‰,变幅低于鳙,高于太湖新银鱼、大眼鳜、翘嘴鲌及鳡,δ13C值分布频率呈单峰型与太湖新银鱼高度接近,表明短颌鲚在该水域食性广泛,且与太湖新银鱼的摄食偏好趋近。据此推测三峡库区短颌鲚营养级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短颌鲚在三峡库区食物来源广泛,决定其富集15N途径可能更丰富。此外,营养生态位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短颌鲚营养生态位宽幅低于鳡、鳙,高于太湖新银鱼、翘嘴鲌、大眼鳜,据此推测三峡库区短颌鲚对饵料需求的特化程度可能不高,从营养角度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其与营养级相近鱼类的营养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存在明显的营养生态位分化,种间竞争不激烈。综上所述,从目前三峡库区现有短颌鲚营养生态位特征来看,其种群规模仍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全面了解三峡库区外来鱼类的适应对策提供研究思路和基础数据。
分类号: S931.1
- 相关文献
[1]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象山港虾虎鱼类营养生态位. 姜亚洲,林楠,袁兴伟,凌建忠,李圣法. 2015
[2]基于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三峡水库主要鱼类营养级研究. 何春,邓华堂,王果,刘寒文,沈子伟,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李云. 2022
[3]基于耳石微化学的长江靖江段长颌鲚与短颌鲚生境履历重建. 陈婷婷,姜涛,卢明杰,刘洪波,杨健. 2016
[4]刀鲚胸鳍条和耳石微化学"指纹"相似性研究. 姜涛,刘洪波,轩中亚,杨健. 2021
[5]长江中下游流域刀鲚(Coilia nasus)生态表型的划分. 姜涛,刘洪波,轩中亚,陈修报,杨健. 2020
[6]鲚属鱼类耳石形态学比较与短颌鲚物种有效性分析. 杨凡,刘明智,栾会妮,廖传松,王佳成,冯广朋,蒋日进,徐汉祥. 2023
[7]长江中下游湖泊短颌鲚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旭歌,何勇凤,吴兴兵,杨德国. 2018
[8]长湖短颌鲚耳石重量与年龄关系. 王旭歌,何勇凤,李昊成,颜文斌,杨德国. 2016
[9]安徽省淮河水系短颌鲚群体遗传多样性. 汪焕,胡玉婷,江河,段国庆,凌俊,潘庭双,周华兴,陈小雷,侯冠军. 2020
[10]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星康吉鳗摄食生态及食物网结构. 刘鸿雁,孙彤彤,曾晓起,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8
[11]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营养生态位特征. 俞雅文,徐东坡. 2019
[12]南海中西部海域鸢乌贼中型群和微型群的营养生态位. 黄佳兴,龚玉艳,徐姗楠,陈作志,张俊,于文明. 2019
[13]昆承湖优势种鱼类时空-营养生态位. 陈亚东,任泷,徐跑,凡迎春,徐东坡. 2023
[14]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有毒蜂蜜孢粉学和营养生态位分析. 陈顺安,张强,刘志涛,余思洋,李娟娟,张学文,万蓉. 2015
[15]长江中上游3种鲌的营养生态位比较. 倪文静,邓华堂,何春,蒲艳,田辉伍,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 2023
[16]万山群岛秋季鱼类营养级及营养生态位研究. 石娟,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王春伶,刘永,吴鹏. 2023
[17]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食源和营养生态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陈顺安,张强,万蓉,赵世文,刘志涛,罗建成,叶银龙,张学文. 2017
[18]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中的氮节约效应及产量优势. 肖焱波,段宗颜,金航,胡万里,陈拾华,魏朝富. 2007
[19]夏季北部湾九种经济鱼类的食性类型及营养生态位初步研究. 杨璐,曹文清,林元烧,陈颖涵,林昭进,王雪辉. 2016
[20]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王定勇,朱金山.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黑水河河流健康状况
作者:李文;滕航;田辉伍;邓华堂;成必新;杨少荣;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
关键词: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河流健康;黑水河
-
长江上游保护区干流江安-重庆段禁渔初期鱼类时空分布特点
作者:田盼盼;李祥艳;邓华堂;王导群;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王珂;田辉伍
关键词:鱼类资源;水声学;时空分布;禁渔;长江上游保护区
-
不同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作者:邓仁菊;尹旺;罗密;吴巧玉;付梅;包维嘉;潘牧;张舟琼;李云
关键词:有机肥;甘薯品质;土壤养分;酶活性
-
基于SSR标记分析31份甘薯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罗密;尹旺;吴巧玉;付梅;邓仁菊;陈运良
关键词:甘薯;遗传多样性;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
-
脉红螺对不同贝类的摄食行为特征研究
作者:徐希震;房景辉;方建光;张志新;蒋增杰;张义涛;王军威;毛玉泽
关键词:脉红螺;摄食选择;摄食节律;摄食过程;摄食率
-
长江中上游3种鲌的营养生态位比较
作者:倪文静;邓华堂;何春;蒲艳;田辉伍;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
关键词:营养生态位;鲌;长江中上游;稳定同位素分析;凶猛性鱼类
-
豫东农田生态系统不同水体水质长期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任文;谢坤;李中阳;刘安能;雍蓓蓓;张志新;丁大伟
关键词:豫东;流动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