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螟人工饲养技术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超

作者: 彭于发;侯茂林;陈法军;翟保平;韩兰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2 年 49 卷 01 期

页码: 281-2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大豆粉、玉米粉、麦胚和鲜茭白等成分配制了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的半合成人工饲料,利用该饲料配方,发展了大螟的长期、继代饲养技术,即初孵-2日龄幼虫在茭白上饲养,3日龄-化蛹在人工饲料上饲养。利用该方法连续饲养大螟3代,幼虫的发育历期、蛹重、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卵孵化率和单雌产卵量等生活史参数与在天然饲料茭白上饲养的大螟相比,二者没有任何显著差异。而且利用该方法饲养,成本低、省工省力,能显著减少病原菌的感染。这说明该饲养技术适于大螟种群的长期、继代饲养。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利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的技术. 陈法军,韩兰芝,彭于发. 2017

[2]利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的技术. 陈法军,韩兰芝,彭于发. 2017

[3]一种优化的大螟人工饲料. 张洪涛,韩兰芝,彭于发. 2020

[4]草地贪夜蛾室内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 李传瑛,章玉苹,黄少华,刘伟玲,苏湘宁,潘志萍. 2019

[5]桃小食心虫饲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赵楠,张思聪,于毅,周仙红,张安盛,门兴元,许永玉,李丽莉. 2012

[6]水稻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赖仲廉. 1989

[7]水稻大螟孕卵与寄主杂草的关系及其危害. 李洪山,李慈厚. 2002

[8]浙江省二化螟不同种群和大螟对三唑磷的敏感性研究. 黄诚华,姚洪渭,叶恭银,蒋学辉,胡萃,程家安. 2005

[9]水稻螟虫诱杀植物香根草的发现与应用. 鲁艳辉,郑许松,吕仲贤. 2018

[10]氟虫腈亚致死剂量处理对二化螟和大螟幼虫体内解毒酶系活力的影响. 黄诚华,姚洪渭,叶恭银,程家安. 2006

[11]取食香根草后水稻螟虫对杀虫剂敏感度变化. 宋瑞雪,鲁涵,鲁艳辉,郑许松,吕仲贤. 2019

[12]亚致死剂量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螟虫营养指标的影响. 薛钊鸿,鲁艳辉,郑许松,梁齐,吕仲贤. 2018

[13]四种鳞翅目害虫精氨酸激酶基因的表达谱及基于RNAi的功能分析. 鲁艳辉,白琪,郑许松,田俊策,吕仲贤. 2019

[14]诱集植物香根草对大螟幼虫营养作用及消化酶的影响. 鲁艳辉,梁齐,郑许松,吕仲贤. 2017

[15]四川省水稻螟虫的越冬研究. 陈晓娟,何树林,夏琼. 2010

[16]基于均匀设计优化的大螟实用饲料配方及继代饲养. 戴长庚,李凯龙,王立峰,谭显胜,胡阳,袁哲明,傅强. 2013

[17]转Cry1Ab和Cry1Ac融合基因型抗虫水稻对田间二化螟和大螟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 隋贺,徐艳博,韩兰芝,陈法军. 2012

[18]大螟中肠氨肽酶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马文静,韩兰芝,侯茂林. 2012

[19]转crylAc和CpTI双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和大螟的致死效应及田间螟虫构成的影响. 高玉林,傅强,王锋,赖凤香,罗举,彭于发,张志涛. 2006

[20]三化螟、二化螟及大螟成虫的飞翔能力. 孙建中,张建新,沈雪生.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