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菜轮作下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慧

作者: 张慧;余端;杭晓宁;马连杰;廖敦秀;卢文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菜轮作;氮肥减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度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550-5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稻菜轮作模式下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氮肥减量施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设置氮肥全量施用(T1)、氮肥减施(T2)、氮肥配施有机肥(T3)、不施氮肥(CK)4个处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其对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T1处理的细菌群落Chao1指数和Observed指数低于CK处理,T2、T3处理高于CK,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1、T2、T3处理的细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CK处理,差异不显著。T1、T2、T3处理的真菌Chao1指数和Observed指数均高于CK处理,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低于CK处理,差异不显著。微生物群落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4个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基本相似,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3处理的真菌群落组成与CK、T1、T2处理有一定的差异。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基本相似,4个处理的细菌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n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T2处理的绿弯菌门相对丰度最高,T3处理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施氮处理均降低了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相对丰度。真菌群落组成有一定的差异性,真菌优势菌群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T1处理增加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T2处理增加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T3处理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T2处理显著降低了大理石雕菌属(Marmoricola)相对丰度,T3处理显著增加腐质霉属(Humicola)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相对丰度,施氮处理均显著降低链格孢属(Alternaria)相对丰度。【结论】在水稻-茎瘤芥轮作模式下,与氮肥全量施用相比,减氮施肥和氮肥配施有机肥均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降低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大理石雕菌属、腐质霉属、青霉菌属和链格孢属相对丰度的显著变化。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西洋参多糖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任多多,李珊珊,薄盼盼,张悦,陈建波,孙印石. 2022

[2]恩诺沙星曝露下企鹅珍珠贝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优势菌变化规律. 陈明强,李有宁,邓正华,于刚,马振华,郑兴,洪嘉炜,魏海军,王雨. 2019

[3]氮肥减施对花生根际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吴海宁,黄志鹏,唐秀梅,熊发前,钟瑞春,贺梁琼,韩柱强,蒋菁,刘菁,唐荣华. 2019

[4]山西临汾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张红娟,陈丽,赵芳,王睿,谢咸升. 2018

[5]复配拮抗菌FP246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张维,刁朝强,李斌,包自超,张家韬,林北森,陈德鑫. 2019

[6]小麦黄花叶病毒病不同发生度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吴斌,姜珊珊,张眉,辛志梅,徐德坤,王升吉,辛相启. 2017

[7]翻压绿肥对土壤微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况胜剑,王文华. 2020

[8]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李睿玉,杨红,马丹炜,全津莹,雷波. 2016

[9]芦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盛玉珍,黄玲,叶鹏盛,赖佳,刘勇,张骞方,刘佳,李丰山,韦树谷. 2024

[10]苯醚甲环唑胁迫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分析. 敖静,李杨,刘晓辉,高晓梅,孙玉禄,宋立群. 2024

[11]菜-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 杨静,赵夏云,瞿飞,文林宏,王天文,李桂莲. 2023

[12]一种高效提取桑树根围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方法. 黄淑君,胡兴明,于翠,邓文,叶楚华. 2012

[13]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发展前景. 姜莹. 2010

[14]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肖小平,汤文光,李超,汪柯,李微艳,黄玲,程凯凯,孙耿. 2017

[15]滨海盐碱地苜蓿-小黑麦轮作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网络结构的影响. 张京磊,王国良,吴波,贾春林,张进红,周圆,马冰. 2024

[16]草甘膦除草剂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鑫鑫,李晓晖,林敏,陆伟. 2009

[17]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杨冬静,谢逸萍,张成玲,马居奎,唐伟,陈晶伟,孙厚俊. 2021

[18]果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姜莉莉,宫庆涛,武海斌,孙瑞红. 2019

[19]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分析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张建福,谢华安. 2010

[20]“123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加庆阳,徐润生,吕业成,蒙辉远,周少川,李康活.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