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鳎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新富
作者: 刘新富;柳学周;连建华;王印庚;张福龄;于宏;马爱军;刘寿堂;翟介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塞内加尔鳎;人工催产;苗种培育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8 年 29 卷 02 期
页码: 10-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5~2006年连续两年对引进苗种养成的塞内加尔鳎Solea senegalensis全人工养殖亲鱼进行了繁育技术研究。两年间分别在威海和海阳两个实验基地共对33尾成熟雌鱼进行了LHRH-a肌肉注射催产和人工采卵授精,正常获产31尾,共获得受精卵7·3×106粒,平均受精率为64·3%,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为80·5%。两个实验基地分别培育出全长21~33mm苗种249万尾和全长22~36mm苗种112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分别达到62·7%和58·2%。本研究成功地通过人工催产的方法,稳定获得塞内加尔鳎批量受精卵,并达到苗种生产量连续超过100万尾的规模化育苗水平。
分类号: S965.1
- 相关文献
[1]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潘伟志,陈军,王鹏,尹洪滨,赵春刚,关海红,焦晓平. 2006
[2]漠斑牙鲆人工催产和自然产卵的比较. 徐绍刚,田照辉,朱华. 2009
[3]缺帘鱼人工繁殖初探. 孙向军,史东杰,穆祥兆,梁拥军,张欣. 2009
[4]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研究. 邢九保,王宏华,卢文轩,秦维力. 2001
[5]缺帘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徐绍刚,田照辉,朱华,李建平. 2008
[6]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实验. 张玉勇,何宝全,曹顶臣,白庆利,何立川. 2021
[7]南方糙海参的人工催产与育苗初步试验. 杨学明,张立,李有宁,陈明强,甘西. 2011
[8]长江上游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研究. 胡佳祥,张植元,王雄延,陈娇,范泽. 2021
[9]白甲鱼人工繁殖经验总结. 龙命雄. 2018
[10]乌苏里江大麻哈鱼人工催产技术初步研究. 陈军,赵春刚,赵立. 2011
[11]乌苏里拟Chang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Chang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戚继刚. 2001
[12]史氏鲟人工催产技术及低温早繁对策. 潘伟志. 1999
[13]半滑舌鳎人工催产技术研究. 杨景峰,陈松林,翟介明,田永胜,苏鹏志,孙丽娟. 2010
[14]洛氏的人工繁殖. 张永泉,徐伟,席庆凯,张庆余,尹家胜. 2015
[15]池养镜泊湖蒙古鲌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观察. 姜海峰,耿龙武,佟广香,李晨宇,王四泽,徐伟. 2016
[16]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邹桂伟,罗相忠,潘光碧,陈细华. 2002
[17]基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长鳍吻鮈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技术初探. 朱永久,吴兴兵,何勇凤,杨德国. 2018
[18]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鲿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王鹏,赵春刚,戚继刚. 2001
[19]白甲鱼人工繁殖经验总结. 龙命雄. 2018
[20]泥鳅人工催产、自然受精的繁殖方法. 刘俊得,刘博,鲍克杰,蔺玉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仿刺参硫酸软骨素合酶1基因克隆及灿烂弧菌感染后的表达特征模式分析
作者:谭颜廷;葛建龙;廖梅杰;荣小军;王锦锦;李彬;赵岩峰;王印庚;王璐
关键词:仿刺参;ChSy-1;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灿烂弧菌
-
基于TMT技术对高温胁迫条件下大菱鲆幼鱼心脏的差异蛋白筛选分析
作者:赵一诺;徐荣静;黄智慧;蒋宇航;曹郡文;王新安;刘诗颖;闫鹏飞;马爱军
关键词:大菱鲆;蛋白组学;高温胁迫;心脏
-
温度对大菱鲆三倍体能量收支的影响
作者:张邦胤;杨林;孟振;孙晓璇;徐荣静;孙华中;刘新富
关键词:大菱鲆;三倍体;温度;能量收支
-
质粒介导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理化特性与毒力差异
作者:李京泽;于永翔;刘定远;王春元;王印庚;杨新月;张正
关键词: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毒力质粒;质粒消除;胞外酶活性;致病性
-
基于Deep Forest算法的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预警数学模型构建
作者:王印庚;于永翔;蔡欣欣;张正;王春元;廖梅杰;朱洪洋;李昊
关键词: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预警数学模型;Deep;Forest算法;PYTHON语言
-
低盐度胁迫下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菲;刘志峰;赵海池;杨明超;孙志宾;徐荣静;马爱军
关键词:盐度;大菱鲆;生长性能;脂质代谢相关基因
-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中体色花纹时序发生的色素细胞变化和控制基因表达的分析 Ⅰ.胚胎时期
作者:孙伟恒;孙志宾;王新安;马爱军;李迎娣;苟冬惠;于宏;李昊喆;Vorathep Muthuwan;曲江波;洪宜展
关键词: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体色;色素细胞;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