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杂草稻资源生物学性状调查及利用策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世臣

作者: 孙世臣;洛育;张凤鸣;白良明;姜树坤;姜辉;王彤彤;夏天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草稻;生物学性状;利用策略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9 期

页码: 88-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拓宽栽培稻的遗传基础,为水稻育种提供有利的基因源。利用采集自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的杂草稻资源48份和栽培稻主栽品种2个(‘龙稻5号’和‘龙稻3号’)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13个主要生物学性状的调查。从栽培稻育种角度看,研究共筛选出了4份材料可应用于栽培稻育种中,编号为1、24、37、48号的资源茎秆硬度较强,落粒性较弱,与栽培稻性状相似度较高,具有可利用价值。同时探讨了利用的策略。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宁夏杂草稻与栽培稻的生物学性状比较. 孙建昌,李亚卉,王兴盛,吴斌,马静. 2015

[2]淮北地区直播稻田杂草稻的特征特性及防除技术. 李茹. 2009

[3]水稻落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宋颖娉,宋立明. 2015

[4]不同密度杂草稻胁迫对栽培稻光合作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晓琳,张晓昉,李可,张卓亚,李贵. 2016

[5]江苏省泰州杂草稻的起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张娟,余柳青,马琨. 2007

[6]水稻多酚氧化酶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杨杰,曹卿,王军,范方军,张玉琼,仲维功. 2011

[7]杂草稻对粳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勋斌,陈伟民,顾克礼,冯长云,袁秦,余柳青. 2012

[8]黑龙江垦区杂草稻分布与发生. 沈国生,刘华招. 2009

[9]杂草稻的竞争优势及耐逆性研究进展. 李其勇,李星月,朱从桦,向运佳,杨晓蓉,张鸿. 2019

[10]杂草稻的特性及防治措施. 刘宜贵,景阳,杨立年,余飞宇. 2019

[11]杂草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 2019

[12]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对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 田志慧,袁得军,袁国徽,沈国辉. 2020

[13]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 田志慧,盛光勇,袁国徽,沈国辉. 2020

[14]杂草稻与栽培稻苗期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 王晓琳,朱奕乐,崔亚魁,姚俊宇,李贵. 2019

[15]辽宁杂草稻亚种特性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的研究. 李茂柏,马殿荣,徐正进,黄成,朴钟泽,Jung-Ro Lee,陈温福. 2008

[16]东北地区杂草稻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 袁晓丹,赵国臣,柳参奎,吴明根. 2006

[17]不同密度杂草稻对栽培稻群体特征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杨庆,马文东,李大林,王继馨,张云江,王翠,宋成艳,王桂玲. 2016

[18]杂草稻落粒粳种子的耐冷性评价. 孙兴强,周勇军,陆永良,陈丽娟,余柳青. 2011

[19]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多样性研究. 温广月,沈国辉,钱振官,李涛. 2012

[20]江淮流域杂草稻叶绿体DNA的籼粳分化. 杨杰,王军,曹卿,陈志德,汤陵华,王艳萍,方先文,王才林,仲维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