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义红
作者: 陈义红;阮龙;王俊;张玮;陈洪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0 年 14 卷 06 期
页码: 48-50+53
摘要: 综述了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病症、侵染循环特点、抗性鉴定方法以及抗病性育种现状等。指出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抗性选育抗病品种是彻底解决玉米粗缩病为害的根本途径,并对今后的育种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陈建军,李波,吴雯雯. 2009
[2]玉米粗缩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王凤梅,李平路,孟庆华. 2017
[3]不同播期和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 刘佳中,孙静,王静,张进国,姜军,赵保军,郝俊杰. 2014
[4]玉米粗缩病改良新抗源T877的抗性评价. 薛林,陆虎华,彭长俊,孙传星,陈小晖,李波. 2010
[5]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陈香华,付佑胜,熊战之,郭小山,李茹,赵桂东. 2007
[6]热带玉米种质粗缩病抗性鉴定与种质创新利用. 孟庆长,郑飞,季爱民,陈艳萍,赵文明,孔令杰,张美景,袁建华. 2012
[7]玉米粗缩病的研究概况. 楼辰军,李凤华,钱芳,杨兆顺. 2006
[8]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陈巽祯,杨满昌,刘信义,杨本荣. 1986
[9]外引玉米种质抗粗缩病配合力分析. 金柳艳,李明顺,鲁晓民,杨硕,孔晓民,石洁. 2017
[10]玉米粗缩病发病流行规律的探讨. 王桂跃,韩海亮,苏婷,王华第. 2012
[11]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孙振纲,王安乐,陈朝晖,魏国英. 2001
[12]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陈艳萍,张彦兵,孟庆长,袁建华. 2006
[13]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的发掘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新涛,王艳,杨青,刘佳中,王晓鸣,郝俊杰. 2017
[14]山东玉米粗缩病病原S10序列分析. 王升吉,张恒木,赵玖华,吴为奇,赵亚,羊健,尚佑芬,袁园园. 2013
[15]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孙振纲,王安乐,陈朝晖,魏国英. 2001
[16]基于Meta分析构建抗玉米粗缩病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 宝华宾,梁帅强,林峰. 2016
[17]通过调整玉米播期控制粗缩病的发生. 成长庚,赵阳,林付根,程兆榜,周益军. 2001
[18]64份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的遗传变异分析. 陈永坤,李新海,肖木辑,李明顺,苑森行,王向东,张世煌. 2006
[19]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病率的影响. 杨青,王新涛,代资举,王艳,郝俊杰,姜军,徐林,李林玉,李保全. 2018
[20]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研究进展. 彭月,顾兴芳,张圣平,李宝聚,谢学文,薄凯亮,董邵云,苗晗.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野生花鲈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的趋集性研究
作者:张贝叶;左涛;张传涛;曹金凤;王俊
关键词:花鲈;人工鱼礁;分布率;趋集行为
-
大豆巢式关联作图(NAM)群体构建及花色和种皮色遗传分析
作者:宋健;熊亚俊;陈伊洁;徐瑞新;刘康林;郭庆元;洪慧龙;高华伟;谷勇哲;张丽娟;郭勇;阎哲;刘章雄;关荣霞;李英慧;王晓波;郭兵福;孙如建;闫龙;王好让;姬月梅;常汝镇;王俊;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NAM群体;花色;种皮色;遗传分析
-
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俊;黄咏明;汪梦莹;黄立清;姚明华;刘友梅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企业培育;人才队伍建设
-
可可毛色二孢菌全基因组非经典分泌蛋白的预测及致病相关性分析
作者:邢启凯;王欣芳;彭军波;张玮;燕继晔;李永华
关键词:可可毛色二孢菌;葡萄溃疡病;非经典分泌蛋白;生物信息学预测;功能分析
-
我国东亚江豚的研究现状、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建议
作者:程兆龙;李永涛;左涛;牛明香;王俊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东亚江豚;研究现状;威胁;保护
-
黄河口西南侧小岛河河口天然牡蛎礁的牡蛎种群结构
作者:左涛;张贝叶;王俊;左明;王安东
关键词:近江牡蛎;长牡蛎;种群结构;牡蛎礁;黄河口
-
日粮酵母硒添加水平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硒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齐志国;金银姬;闻治国;付瑶;王俊;程柏丛;吴迪梅;郭江鹏
关键词:北京油鸡;酵母硒;蛋品质;蛋硒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