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东部山区落叶松人工林非生长季土壤CO_2释放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尤文忠
作者: 尤文忠;魏文俊;张慧东;王睿照;颜廷武;毛沂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非生长季;土壤CO2释放;秋冬交替;冬春交替;冻融交替作用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3064-30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辽宁东部山区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秋冬交替和冬春交替时期表层土壤冻融交替频繁发生,其对土壤CO2释放的影响特征还不明确。以该区典型森林类型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2010—2014年期间额定非生长季冻融交替期和冻结期土壤呼吸速率(Rs)动态变化特征,并量化各时期土壤CO2释放量(F_(CO_2))的贡献。结果表明:非生长季Rs总体呈现出"U"型的变化规律,并且秋冬冻融交替期土壤呼吸速率明显大于冬春冻融交替期。非生长季年际间Rs的差异较大,年平均Rs在(0.42±0.02)~(0.72±0.04)μmol CO2·m-2·s-1。Rs与10 cm深度土壤温度(T10)和空气温度(Ta)呈现相似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非生长季Rs随T10的变化规律,且2010/2011和2011/2012年的拟合效果优于2012/2013和2013/2014年,冻融交替期的拟合效果要优于冬季冻结期。2010—2014年期间4个非生长季F_(CO_2)分别为137、92、100和159 g C·m-2,年际间差异大。非生长季各时期F_(CO_2)总体上为秋冬冻融交替期最多(29.66~63.48 g C·m-2),冬春冻融交替期次之(14.57~21.48 g C·m-2),秋冬冻融交替期F_(CO_2)是冬春冻融交替期的1.68~4.36倍,二者的累计贡献率在47.69%~54.66%。冻融交替作用对于非生长季F_(CO_2)动态的贡献不可忽视,而秋冬和冬春2个冻融交替期对于F_(CO_2)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秋冬冻融交替期激发土壤释放CO2的能力比冬春冻融交替期更强。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东北地区非生长季森林土壤碳排放的规律。
分类号: S714
- 相关文献
[1]保护性耕作对黄土旱塬玉米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杨倩,张清平,蒋海亮,杨德雄,王先之,沈禹颖. 2012
[2]施肥方式对土壤CO_2释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周运来,张振华,钱晓晴,严少华,罗佳,卢信,刘丽珠,范如芹. 2016
[3]中国东北草甸棕壤非生长季无机氮的动态变化. 鲁彩艳,张庆忠,陈欣,史奕. 2007
[4]东北季节性冻融农田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特征研究. 陈哲,韩瑞芸,杨世琦,张爱平,张晴雯,米兆荣,王永生,杨正礼.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处理方式对蒙古栎压条生长和生根性状的影响
作者:颜廷武;王克瀚;朱健;李光;陈若楠;冯健
关键词:蒙古栎;压条繁育;外源生长物质;基质;生根
-
不同种源辽东楤木芽菜产量差异研究
作者:刘洪柳;颜廷武;朱健;王睿照;林长江
关键词:辽东楤木;种源;产量
-
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筛选蒙古栎压条繁育体系研究
作者:颜廷武;王克瀚;刘洪柳;李光;陈若楠;冯健
关键词:蒙古栎;压条繁育;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生根率
-
2种典型森林凋落物动态变化及其分解特征研究
作者:云丽丽;张慧东;易达;黄夏
关键词:凋落物;现存量;输入量;月动态;分解规律
-
生根剂、穗材及基质对蒙古栎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
作者:颜廷武;朱健;马悦;张扬;井丽杰;尚晶;冯健
关键词:蒙古栎;扦插;生根剂;基质
-
东北地区天然蒙古栎的起源和分布
作者:郝家臣;曲晖;张慧东;邬俊顺;梁泰铭
关键词:蒙古栎;群落;东北地区
-
辽宁省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碳中和能力研究
作者:张慧东;云丽丽;颜廷武
关键词:森林;全口径碳汇;碳中和;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