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埋藏方式及杀菌剂处理对黄土高原3种植物种子存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金伟

作者: 侯金伟;陈焘;南志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病原真菌;杀菌剂;黄土高原;土壤种子库;存活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129-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病原真菌如何影响土壤种子存活,采用"种子袋埋藏与取回"的方法,对该地区3种常见植物胡枝子、长芒草和狗尾草种子进行杀菌剂处理、并且以不同方式(单种或者不同种混合)装入尼龙网袋后埋入土壤中,在田间分别埋藏1和3个月后取回种子袋,统计每袋种子的存活情况,并且进行萌发试验,检测种子生活力状况。结果表明:1)长芒草种子的田间发芽率最高,平均约为51.9%,显著高于胡枝子(14.6%)和狗尾草(26.1%)(P<0.05);随着埋藏时间的增加,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显著增加;然而杀菌剂处理以及不同埋藏方式对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2)胡枝子种子的田间死亡率最低,平均约为1%,长芒草和狗尾草种子的田间死亡率分别为5.1%和4.4%;埋藏1个月后,杀菌剂未处理和单种埋藏条件下长芒草和狗尾草种子的田间死亡率分别为12.5%和11.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下两种植物种子的死亡率(P<0.05);胡枝子种子在埋藏1和3个月时,其种子死亡率在不同处理组合之间均无显著差异。3)长芒草种子的室内萌发率最高,平均约为64.3%,显著高于胡枝子(5.9%)和狗尾草(29.2%)(P<0.05)。随着埋藏时间的增加,胡枝子和狗尾草种子的室内萌发率显著下降,而长芒草种子的室内萌发率却显著增加。结果表明,病原真菌对土壤种子存活的影响因植物种而异;较单种埋藏相比,混合埋藏降低了种子的死亡率,可能是由于混合埋藏稀释了病原真菌的效应所致。

分类号: S351.1

  • 相关文献

[1]植物病原真菌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侯金伟,南志标. 2009

[2]五种药剂对两种辣椒病菌的药效比较. 杨君丽,田晓丽,李屹,侯全刚. 2012

[3]5种杀菌剂对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体及芽孢的影响. 潘以楼,朱桂梅,郭建,肖婷. 2014

[4]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与展望. 张文,莫本田,张建利. 2011

[5]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内容和展望. 张园园,伊风艳,王晓娟,赛希雅拉. 2016

[6]塔里木河流域河流湿地土壤种子库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 董鹏,姜继元,李铭,陈奇凌,丁新华. 2015

[7]封育和放牧条件下退化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孙建华,王彦荣,曾彦军. 2005

[8]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数量和动态. 尚占环,龙瑞军,马玉寿,张黎敏,施建军,丁玲玲. 2006

[9]干旱荒漠区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 杨磊,王彦荣,余进德. 2010

[10]干旱区草地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 池芳春,李生宝,刘华,王占军. 2007

[11]塔里木河流域植被群落与土壤种子库的关系. 董鹏,姜继元,李铭,陈奇凌,丁新华. 2016

[12]塔里木河上游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董鹏,姜继元,李铭,陈奇凌,丁新华. 2015

[13]塔河下游湿地土壤种子库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 董鹏,姜继元,李铭,丁新华,陈奇凌. 2015

[14]埋藏条件下3种干旱荒漠植物的种子休眠释放和土壤种子库. 王彦荣,杨磊,胡小文. 2012

[15]蔡家河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和土壤因子的关系. 李翠,王庆海,陈超,温海峰. 2019

[16]民勤绿洲边缘梭梭林衰败过程中土壤种子库动态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 何芳兰,郭春秀,马俊梅,吴昊,金红喜. 2018

[17]蔡家河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和土壤因子的关系. 李翠,王庆海,陈超,温海峰. 2019

[18]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规模、格局及影响因素. 尚占环,任国华,龙瑞军. 2009

[19]黄土高原人工灌草系统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种子库特征. 罗鑫萍,张祖欣,陈大立,胡小文. 2020

[20]高原鼠兔扰动对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王婧,张建全,刘天阳,刘璐,谢雨涵,柴琦.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