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烟区植烟土壤主要养分丰缺特征及其时空变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伟

作者: 林伟;丁应福;刘永新;徐辰生;陈志厚;郑加玉;孔凡玉;宁扬;叶超;张继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南平烟区;植烟土壤;土壤容重;养分丰缺;时空变异特征

期刊名称: 中国烟草科学

ISSN: 1007-5119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06 期

页码: 9-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南平烟区土壤主要养分的丰缺状况、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于2018年底采集各植烟县(市/区)代表性土样170个,测定了土壤容重、pH、有机质、总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指标,并与2008年及2014年数据结果相比较,明确了南平植烟土壤养分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南平烟区土壤容重介于0.76~1.61 g/cm3,均值1.14 g/cm3,建瓯土壤容重最大,为1.43 g/cm3.土壤pH介于4.80~6.66,46.67%的土壤pH在适宜范围之内;有机质和总氮含量总体呈中等及较丰富程度;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近十年来南平烟区土壤pH和速效钾呈上升趋势,总氮呈下降趋势,有效磷较2014年结果呈下降趋势,显示南平烟区土壤酸化改良及减肥(氮)增效效果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2014年结果呈下降趋势.南平烟区10个主产烟县(市/区)土壤养分特征差异较大,宜通过必要的生产管理措施进行调节.

分类号: S572.01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白浆土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研究. 佟玉欣,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王伟,郑雨,巴国民. 2013

[2]黄河流域主要梨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董彩霞,谢昶琰,李红旭,王东升,王少敏,徐凌飞,郭黄萍,徐阳春. 2021

[3]连作油菜田土壤营养条件的初步分析. 郭高,孙永玲,李强生,陈凤祥,张曼琳,肖桂萍. 1992

[4]土壤容重对土壤供氮能力及棉花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郭智芬,涂书新,张宜春. 1989

[5]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郭海斌,冀保毅,王巧锋,赵亚丽,穆心愿. 2014

[6]耕作方式对大豆田土壤水分及容重的影响. 赵泽松,黄琰,马春梅,龚振平,杨悦乾,宋秋来,董守坤,张磊. 2010

[7]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任图生. 2010

[8]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封育年限草地生态系统碳密度. 高阳,马虎,程积民,安雨,刘伟,陈奥. 2016

[9]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10]秸秆深还对土壤水分转移及产量的影响. 邱立春,孙跃龙,王瑞丽,张旭东,窦森. 2015

[11]宁夏森林植被及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 程积民,金晶炜,田瑛,李伟,张义,高阳. 2016

[12]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王莉,张强,牛西午,杨治平,张建杰. 2007

[13]保护性耕作对贫瘠型黑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马星竹,周宝库,张喜林,魏丹,张丽莉. 2009

[14]耕层优化双行匀播对麦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李华伟,徐月,司纪升,马汇泉,吴建军,王法宏. 2014

[15]怀来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 李新宇,唐海萍,赵云龙,张新时. 2004

[16]青海省海北州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研究. 李亚娟,曹广民,龙瑞军. 2012

[17]不同深松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家明,孙占祥,冯良山,杨宁,白伟,冯晨,张哲,蔡倩,向午燕. 2019

[18]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理化特性及相关分析. 王思成,王月玲,许浩,蔡进军. 2009

[19]土壤耕层构建技术及其机具研究. 聂影. 2013

[20]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结构的退化特征. 王思成,王月玲,蔡进军,董立国,潘占兵,马璠,李生宝.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