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磷胁迫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辉

作者: 苏辉;李志刚;宋书宏

作者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大豆;重组自交系;QTL;耐低磷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09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98-101+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来自铁-7555(耐低磷种质)和凤59-15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10个家系),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与耐低磷有关的性状,并进行耐低磷性状的QTL定位。对所调查的相对株高、相对根系干质量、相对叶中磷含量和相对根系磷含量4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N和O两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3个QTL与耐低磷有关。分别可解释所对应性状表型变异的4.84%~18.2%,其中2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亲本铁-7555,1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亲本凤59-15。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耐低磷研究进展. 刘海旭,吴俊江,王金生,鹿文成,徐鹏飞,张淑珍. 2017

[2]大豆Rubisco大亚基含量QTL定位(英文). 印志同,孟凡凡,宋海娜,晁毛妮,喻德跃. 2013

[3]大豆籽粒氨基酸含量的QTL分析. 陈强,闫龙,雷亚坤,张颖君,邸锐,刘兵强,杨春燕,张孟臣. 2015

[4]大豆蛋白含量新位点qPRO-19-1的定位. 武阳春,郭兵福,谷勇哲,栾晓燕,邱红梅,刘鑫磊,李海燕,邱丽娟. 2021

[5]基于GGE-biplot的大豆耐低磷资源筛选. 王金生,王君,吴俊江,刘庆莉,王树林,张鑫. 2018

[6]大豆耐低磷鉴定指标研究. 陈怀珠,杨守臻,李初英,孙祖东. 2009

[7]不同大豆新品种苗期耐低磷的鉴定与筛选. 孙祖东,蔡昭艳,陈怀珠,杨守臻,唐向民,赖振光. 2015

[8]扬麦9号/CI12633 RIL群体中控制小麦粒重QTL位点的初步分析. 吴旭江,臧淑江,程凯,李东升,张伯桥. 2015

[9]大麦籽粒亮氨酸QTL定位. 姚国琼,杨晓梦,杜娟,孙正海,普晓英,杨加珍,曾亚文. 2021

[10]燕大1817/北农6号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吴秋红,陈娇娇,陈永兴,周升辉,傅琳. 2015

[11]水稻重组自交系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分蘖角的QTL检测(英文). 张亚东,董少玲,张颖慧,陈涛,赵庆勇,朱镇,周丽慧,姚姝,赵凌,王才林. 2013

[12]小麦“N553×扬麦13”RIL群体小穗密度、株高及赤霉病抗性QTL分析. 孙阳阳,张勇,胡文静,陈树林,刘健,李东升,程凯,程婧晔,程晓明,程顺和. 2017

[13]小麦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分析. 赵新华,张小村,李斯深,李立会,范玉顶,李瑞军. 2005

[14]培矮64S/93-11重组自交系分子图谱构建及千粒重QTL检测. 徐小飒,刘喜,赵志刚,周裕军,吴盛阳. 2011

[15]油菜含油量QTL的定位及候选基因HD的功能验证. 刘静,华玮,孙美玉,黄顺谋,王汉中. 2009

[16]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水稻粒形QTL定位. 方先文,张云辉,肖西林,张所兵,林静,汪迎节. 2017

[17]黄瓜苗期主要农艺性状相关QTL定位分析. 苗晗,顾兴芳,张圣平,张忠华,黄三文,王烨,方智远. 2012

[18]多环境下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重组自交系铃重与衣分性状的QTL分析. 贾菲,孙福鼎,李俊文,刘爱英,石玉真,龚举武,商海红,巩万奎,王涛,刘志,袁有禄. 2011

[19]TD70/Kasalath RIL群体定位水稻花药基部开裂长度QTL. 张亚东,赵春芳,周丽慧,姚姝,于新,丁丹,Tsutomu Matsui,王才林. 2015

[20]稻米胶稠度、碱消值与籼粳分化度的QTL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吴长明,孙传清,付秀林,张强,王象坤,李自超,金京花.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