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忠梅

作者: 冯忠梅;张凤兰;张德双;于贤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时期;激素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5 年 20 卷 04 期

页码: 40-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生产白菜一代杂交种子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的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中内源激素含量与保持系不同,雄性败育是花器官尤其是雄蕊中激素不平衡的结果。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大白菜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组织中IAA、GA3、ABA和Z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花药发育过程中,不育系花药组织中ABAI、AA、GA3和ZR含量及ZR/ABA比值的变化均出现异常。在第3时期(花蕾长2.0~3.0 mm),不育系的IAA、GA3和ZR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ABA含量显著高于保持系,ZR/ABA比值低于保持系。这一时期正好是不育系小孢子明显败育的时期。由此认为,该时期不育系花药组织中激素含量的变化及平衡的破坏可能影响了小孢子的正常发育,引起小孢子败育,导致大白菜的雄性不育。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大白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育性鉴定和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施展,万正杰,徐跃进,邹瑞昌,黄涛,傅廷栋. 2012

[2]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 逯保德,赵美华,兰创业. 2009

[3]植物花药开裂机制研究进展. 丁泽琴,王志敏,牛义,汤青林,田时炳,王永清,杨洋,宋明. 2013

[4]大白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 张凤兰,冯忠梅,张德双,于贤昌. 2007

[5]大白菜再生体系影响因子的方差分析. 赵泓,姚磊,刘凡. 2002

[6]辣椒花蕾外部形态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相关性. 付文婷,廖芳芳,吴青青,张爱民,韩世玉,何建文,邢丹,杨红. 2015

[7]刺梨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陈红,张绿萍. 2010

[8]2个玉米优势群体不同发育时期植株性状的密度效应分析. 李玉玲,唐保军,冯兴跃,魏蒙关,崔庆新,张中伟,陈欢庆,杨国虎,杨美丽. 2009

[9]矮牵牛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鲁娇娇,陶承光,王平. 2009

[10]百日草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李丹,张玉静,宋雪娇,吴海红,张惠华. 2011

[11]柞蚕幼虫酯酶同工酶的组织器官及发育时期特异性. 冀万杰,仝振祥,王凤成. 2009

[12]色素万寿菊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宋雪娇,陶承光,王平. 2010

[13]芒果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魏军亚,刘德兵,张越阳,李飞,高爱平,陈业渊. 2009

[14]家蚕丝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 孙霞,朱晨,汪生鹏,沈小绢,郭锡杰. 2009

[15]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柞蚕不同生产阶段柞蚕微孢子虫发生情况的初步调查. 米锐,李青峰,李佩佩,马淑慧,叶博,赵振军,孙永欣,李亚洁,李学军,孟楠,温志新,朱有敏,都兴范,范琦. 2019

[16]栽培草莓小孢子细胞学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马红叶,王爱华,李荣飞,杨仕品,黄伟,乔荣,钟霈霖. 2022

[17]巴里坤卤虫不同发育时期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茹文红,郑晓婷,段亚飞,董宏标,刘青松,张家松. 2018

[18]枇杷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的变化. 潘德灼,钟灿钰,邓朝军,卢思,蒋际谋,陈伟. 2019

[19]青稞旗叶距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相关性研究. 朱天地,陈琛,王炜,陈子萱,李静雯. 2020

[20]高产大豆品种齐黄34不同发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空间分布研究. 王彩洁,林延慧,徐冉,张彦威,张礼凤,李伟,戴海英.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