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旭

作者: 刘旭;郑殿升;董玉琛;朱德蔚;方嘉禾;费砚良;贾敬贤;蒋尤泉;杨庆文;王述民;黎裕;曹永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8 年 9 卷 04 期

页码: 411-416+4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围绕粮食、经济、果树、蔬菜、饲草与绿肥、花卉六大类作物,以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为主线,开展了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科学界定和系统规范了种质资源概念和范畴,提出了层次结构的理论,查清了中国粮食与农业植物有9631个物种及其分布、特征特性及用途;深入研究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本底,首次明确了中国农作物总计有528种(类),涉及1339个栽培物种和1930个野生近缘植物物种;优化了农作物种以下农艺性状分类技术指标,阐明了中国农作物地方品种的987个变种、978个变型、1223个农艺性状特异类型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得出了中国是禾谷类作物裸粒基因、糯性基因、矮秆基因和育性基因等特异基因的起源中心或重要起源地之一的结论;首次编撰出版了《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专著6卷,并编撰了《中国粮食与农业植物物种名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理论体系。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184

  • 相关文献

[1]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 郑殿升,高爱农,李立会,刘旭. 2013

[2]上海市农作物审定品种多样性与数据化共享. 杨华,朱天生,曹开雄,陈银华,刘康. 2012

[3]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方静,赵小庆,史功赋,程玉臣,张向前,张德健,郝楠森,武海明,赵玉河,路战远. 2019

[4]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多样性分析. 林霜霜,陆佩兰,余文权,张海峰,赵杰樑,陈双龙,翁培铭,车建美,葛慈斌. 2024

[5]中国粮食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及其保存概况. 郑殿升. 2006

[6]玉米种质创新——进展与展望. 黎裕,王天宇. 2017

[7]中国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 郑殿升,杨庆文. 2014

[8]中国禾谷类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在育种中的利用. 郑殿升. 2005

[9]玉米种质创新:进展与展望. 黎裕,王天宇. 2017

[10]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作物稀有种质资源和野生近缘植物. 郑殿升,高爱农,李立会,刘旭. 2016

[11]主要作物远缘杂交概况. 郑殿升,盛锦山. 2002

[12]中国作物育种技术发展的回望与思考. 何红中,周瑞洲. 2016

[13]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进展. 李万云,李培夫. 2007

[14]现代生物技术在辽宁省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林凤,杨立国,石太渊,赵海岩,郑文静,王金艳,肖军. 2003

[15]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在小麦、玉米各器官的富集情况. 张子武,孙克刚,孙克振,郭忠义,黄留堂. 2000

[16]转基因技术在我国主要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金艳,李刚,汪由. 2005

[17]水稻新品种介绍-(五)杂交籼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 章善庆. 2005

[18]精致矿物油在柑橘上的应用技术. 黄振东,占红木. 2015

[19]体细胞杂交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开发利用. 李培夫. 2005

[20]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对策. 陈琴苓,邱俊荣,黄梅玉,刘家平,郭穗燕,黄洁容,符永高.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