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志勇

作者: 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34-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重要的流行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持续应用抗病品种和植保措施,小麦条锈病在中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栽培制度的变革、育种方法技术的改进、产量水平的提高及条锈菌群体结构和毒性频率的不断变异,有必要对新时期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进行科学评估,以期为广谱持久多抗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西南、西北和黄淮主产区小麦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进行系统的抗病鉴定、遗传分析和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定位和检测,总结了中国小麦育种中主要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对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小麦育种中利用的主要抗条锈病基因、新时期抗条锈病基因利用的策略、小麦育种中抗条锈病基因选择和鉴定等进行了论述,并对新时期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S435.12

  • 相关文献

[1]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2024

[2]小麦慢白粉病QTL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兼抗性. 陈新民,何中虎,伍玲,白斌,李在峰,夏先春. 2014

[3]绿色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多基因聚合利用. 余新桥. 2021

[4]小麦持久抗条锈病品种的定量判别研究. 董云,尚勋武,周祥椿,殷学贵,谢鸣. 2006

[5]四川省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抗性鉴定及抗原筛选. 刘正德,姚革,蒋滨,夏先全,田承权,黄光明. 2005

[6]持久抗条锈病小麦品种抗性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利用价值. 牛永春,徐世昌,吴立人. 2000

[7]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陈文,吴石平,詹刚明,王伟,何庆才. 2016

[8]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性鉴定及利用. 井长勤,陈荣振,冯国华. 2003

[9]52个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的推导. 井长勤,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5

[10]豫鲁皖三省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推导. 乔奇,吴立人. 2000

[11]1997~2001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 吴立人,贾秋珍,金社林,李高宝,王保通,姚革,杨家秀,原宗英,毕云青. 2003

[12]豫鲁皖三处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推导. 乔奇. 2000

[13]四川省常规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推导初报. 姚革,刘正德,牛永春. 2005

[14]转EuCHIT1基因提高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 丁延庆,董旋,赵德刚. 2017

[15]2008年云南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李明菊,顾中量,郭方,肖文祥,张玉萍,李月秋,吉勇. 2009

[16]2010-2011年度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 王保通,贾秋珍,章振羽,李强. 2012

[17]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对18个抗条锈近等基因系的毒性分析. 李明菊,陈贤明,万安民,丁明亮,程加省. 2018

[18]小麦钙联蛋白基因TaCNX600.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凤涛,安艳秋,关尔鑫,蔺瑞明,冯晶,郭玉华,徐世昌. 2012

[19]‘中梁22号’小麦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 马雨磊,骆惠生,贾秋珍,樊兆远,黄瑾. 2008

[20]小麦小GTP结合蛋白基因TaRop3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安艳秋,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