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GSJ-1对马铃薯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影响及生防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靳海波
作者: 靳海波;王文丽;邱慧珍;李娟;赵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生物有机肥;根际土壤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5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165-1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确定生物有机肥GSJ-1对连作马铃薯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影响及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进行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测定、马铃薯疮痂病病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在盛花期之前向根际富集,盛花期之后向匍匐茎和薯块富集。施用生物有机肥GSJ-1显著降低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比对照下降了19.6%~74.9%,且改变了土壤中疮痂病病原菌原有的分布规律:从连作处理的根际多于非根际改变为生物有机肥GSJ-1处理的根际少于非根际,且对疮痂病的防效达到47.2%。
分类号: S435.32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物有机肥对贵州高海拔春马铃薯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萌,芶久兰,魏全全,陈龙,何佳芳. 2019
[2]马铃薯施用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 岳超,王怀义,滕松,娄平,罗萍,白建明. 2017
[3]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防治黑痣病的效果. 张丽荣,郭成瑾,沈瑞清,张华普,王喜刚. 2017
[4]生物培肥及AMF对马铃薯连作土壤微生物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雷金银,何进勤,周丽娜,雷晓婷,桂林国,王亚军,冯付军,祁焕军. 2020
[5]生物有机肥在中国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武新娟. 2020
[6]氮肥减施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杜二小,李焕春,任永峰,高日平,韩云飞,刘小月,武生财,赵沛义,于伟卓. 2021
[7]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生化性状的影响. 柳玲玲,芶久兰,何佳芳,范成五,秦松. 2017
[8]生物有机肥配施缓释肥对连作马铃薯提质增产效果研究. 柳玲玲,顾小凤,魏全全,张萌,芶久兰. 2023
[9]生物有机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应. 张志斌. 2007
[10]土壤灭菌-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星,张文明,张春红,邱慧珍,李瑞琴,王蒂,沈其荣. 2016
[11]不同类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兰慧青,张婷婷,梁俊梅,张君,李虹谕,安昊,侯建伟,郭雪娇,张诗雨. 2024
[12]不同轮作模式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姚姿婷,杨炎昌,姚潇,何团,郑虚,蒙炎成,邹承武. 2021
[13]水旱轮作模式下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苏燕,李婕,曹雪颖,莫宛,郑虚,姚姿婷,邹承武. 2020
[14]聚氨酯包膜尿素对马铃薯生理特性及根际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薛慧玲,曹兵,高如霞,王东,魏红,樊明寿,张子义. 2024
[15]生物有机肥研究综述. 周亮,谭石勇,杨丽丽,余佳玲,文亚雄. 2015
[16]功能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防治萝卜根结线虫病的研究. 邓晓辉,闵勇,焦忠久,袁伟玲,甘彩霞,崔磊,邓士元. 2017
[17]果树生物有机肥保质期试验研究. 王炳华,陈丽楠,刘秀春. 2013
[18]我国生物有机肥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沈德龙,李俊,姜昕. 2007
[19]‘国光’苹果树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初报. 李庆军,陈宝江,李建军,姚亚杰,曹文耀. 2010
[20]生物有机肥对大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万萍,江燕,孟平红,宋水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苹果园重茬障碍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尹晓宁;刘芬;马明;王文丽;牛军强;董铁;孙文泰;杨泽华
关键词:苹果;重茬障碍;土壤消毒;农艺措施;生物防治;抗性砧木与品种;综合防治
-
陆地棉种质资源黄萎病发病率的关联分析
作者:周小凤;曹阳;何良荣;董承光;王新;李娟;林忠旭;余渝
关键词:陆地棉;种质资源;黄萎病发病率;关联分析
-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在抗除草剂作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童朝云;黄宇婷;杨靖茹;王智睿;刘小双;李娟;魏鹏程
关键词:CRISPR/Cas;精准编辑;除草剂;水稻;抗性基因
-
辽宁稻米资源主要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陈怡岑;赵旭;林琳;路峰;邢思敏;乔丽娜;井红梅
关键词:辽宁省;稻米;品质调查;质量分析;评价
-
不同动物油脂酶解法制备及其品质对比分析
作者:孙龙珠;郭玉杰;李娟;张春晖;曹克涛
关键词:动物油脂;酶解法;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营养组分
-
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相关遗传区段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作者:聂蕾;何玥;郭爽;王栋;涂亮;刘鹏飞;李娟;王安贵;蒋喻林;祝云芳;陈泽辉;吴迅;郭向阳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连锁分析;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研究进展
作者:杨昱瑶;宋勇乐;彭导俊;戚南山;廖申权;李娟;吕敏娜;林栩慧;蔡海明;胡俊菁;尹理君;陈祥杰;朱易斌;申邦;孙铭飞
关键词: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