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樱桃丛枝病的形态及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甲威

作者: 王甲威;朱东姿;魏海蓉;宗晓娟;谭钺;刘庆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樱桃;丛枝病;植原体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4 年 S1 期

页码: 153-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明甜樱桃丛枝病是否存在植原体侵染。【方法】以3个甜樱桃园中表现丛枝病症状的植株和健康的植株叶片主脉为试材,通过提取总DNA,用植原体16S r RNA的特异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丛枝病样品都扩增得到1.2 kb特异条带,健康样品未扩增到特异条带。将目的条带克隆测序后利用i Phy Classifier在线工具及系统进化树进行植原体亚组分类分析,发现甜樱桃丛枝病植原体属榆树黄化植原体组(16Sr V-B),与枣疯病、桃黄化、樱桃致死黄化属同一亚组。【结论】首次证实国内甜樱桃丛枝病是由16Sr V-B亚组植原体侵染引起。

分类号: S436.629

  • 相关文献

[1]丛枝病植原体侵染对甜樱桃叶片矿质营养和游离态氨基酸的影响. 谭钺,魏海蓉,王甲威,王延书,刘庆忠,孟宪鹏. 2018

[2]甜樱桃丛枝病的发生与防控. 谭钺,王甲威,魏海蓉,王传增,刘庆忠. 2018

[3]卵叶山蚂蝗丛枝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段雅雯,杨毅,陆秋蕾,肖忠良,李丹阳,张文珍,赵文军. 2019

[4]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16SrDNA检测与PCR-RFLP分析. 王真辉,陈秋波,郭志立,叶岸青,张浩. 2007

[5]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昆虫媒介的传毒特性研究. 王真辉,李光明,袁坤,陈秋波,林希昊. 2013

[6]假臭草从枝病植原体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李光明,袁坤,杨礼富,陈秋波,王真辉. 2012

[7]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李光明,袁坤,杨礼富,陈秋波,王真辉. 2012

[8]橡胶丛枝植原体两个株系的tuf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杨毅,车海彦,曹学仁,罗大全. 2017

[9]植原体侵染对甜樱桃叶片结构功能的影响. 谭钺,朱东姿,魏海蓉,王甲威,宗晓娟,陈新,徐丽,刘庆忠. 2017

[10]木薯丛枝病和蛙皮病入侵我国的风险分析. 时涛,刘先宝,黄贵修. 2015

[11]温水处理对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脱除效果研究. 单红丽,李文凤,黄应昆,王哓燕,张荣跃,罗志明,申科,尹炯. 2013

[12]杏褪绿卷叶病研究初报. 李文慧,徐麟,何天明,张大海,唐章虎,樊国全. 2007

[13]桑树萎缩病的研究进展. 张和禹,汪泰初,鲍先巡. 2010

[14]宁夏枣疯病植原体分子检测. 魏天军,吴云峰,李百云. 2010

[15]梨不同砧穗组合对梨衰退病的影响. 赵海静,王璐,孟利峰,韩玉虎,郭黄萍. 2018

[16]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对枣疯病病原进行鉴定. 申仲妹,陈红玉,杨俊强,马光跃,薛新平,郭建民,孙锡峰,连永宏. 2019

[17]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韩剑,陈开文,纪文博,陈杭,唐章虎. 2020

[18]植原体致病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李继东,陈鹏,倪静,顾理媛,王会鱼,郑先波,冯建灿. 2019

[19]赛葵花变叶植原体的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特征分析. 杨海中,杨毅,陈剑山. 2018

[20]枣疯病植原体保存体系构建. 葛宏,李继东,陈鹏,王会鱼,叶霞,谭彬,张梦阳,冯建灿.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