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童成昊

作者: 童成昊;周文章;莫本田;陆龙超;邓似辰;秦杨;李干洲;徐龙鑫;武俊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贮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品质;生产性能;营养价值;灰色关联度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482-4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不同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在喀斯特地区种植的生产性能、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以期筛选出适宜喀斯特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土壤肥沃分为3个区组,每个区组内种植6个玉米品种(‘曲辰11号’、‘筑青1号’、‘金玉908’、‘金玉818’、‘禾玉9566’和‘黔青446’)。结果表明,鲜草产量最高为‘金玉818’,达60.22 t·hm-2;各参试品种的风干物质含量均在35%~44.5%,穗比重均高于茎比重和叶比重,穗位高表现趋势与株高较为一致,株高最高的是‘筑青1号’(325.44 cm),其次为‘金玉908’(291.38 cm)和‘金玉818’(290.57 cm);营养品质测定结果显示,‘金玉818’、‘禾玉9566’和‘金玉908’在CP含量以及ADF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青贮玉米标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优劣依次为‘金玉818’>‘筑青1号’>‘禾玉9566’>‘黔青446’>‘金玉908’>‘曲辰11号’。综合评价发现,‘金玉818’产量最高、农艺性状优异、营养品质较高,最适宜在喀斯特地区作为青贮玉米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13%S548

  • 相关文献

[1]16个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的全株产量与青贮效果综合评价. 张进红,吴波,柏杉杉,王国良,姜慧新. 2023

[2]干热区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龙会英,张德. 2024

[3]银北灌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及营养价值差异性分析. 张俊丽,王秀琴,赵健. 2023

[4]不同混播模式下草地营养成分综合评价. 徐丽君,杨桂霞,辛晓平,乌恩奇,青格勒,朱树声,董民. 2014

[5]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青贮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庄克章,吴荣华,张春艳,徐立华,徐相波,丁一,王振南. 2019

[6]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及其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张晓庆,穆怀彬,侯向阳,闫伟红,李平,李鹏,苏佳楼. 2013

[7]海河低平原区14个玉米品种青贮性状评价及适应性分析. 陈淑萍,魏建伟,游永亮,谢俊良,卜俊周,彭海成,岳海旺,王雪征. 2017

[8]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石志斯,陈辉云,莫云锦,张宗急. 2015

[9]甘蓝型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孙红芹,万林生. 2017

[10]江苏省鲜食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张辉明,姜永平,韩阳瑞. 2009

[11]油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刘庆鹏,张玮,薛伟,毕经伟. 2016

[12]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孙扣忠,孙红芹,万林生,孙明法. 2017

[13]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周长军. 2020

[14]耐盐水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代金英,张桂云,胡蕾,孙红芹,万林生,韩配配,倪正斌. 2020

[15]西南区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秀全,何丹,张华,卢庭启,蒋晓芳,庞启华. 2015

[16]福建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蓝新隆,唐兆秀,徐日荣. 2011

[17]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王晓娟,周玉乾,李志明,杨彦忠. 2011

[18]西藏隆子黑青稞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国一,谢永春,普布贵吉,李雪,张华国. 2019

[19]长江中下游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杨红燕,徐肖,栾海业,张英虎,臧慧,乔海龙,刘艳艳,陶红,陈健,陈和,沈会权. 2021

[20]复播玉米产量与相关的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宁慧云,连吉明,段学艳.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