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对江门沿岸海域夏季鱼卵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楠

作者: 张楠;吴娜;郭华阳;朱克诚;刘永;李纯厚;杨静文;江世贵;张殿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鱼卵;江门沿岸海域;DNA条形码;mtCOI序列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721-7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江门沿岸海域夏季采集到的鱼卵研究对象,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分析鉴定鱼卵种类。本研究获得鱼卵个体有效线粒体COI序列信息217个,测序成功率为68.5%。经BOLD数据库比对分析,成功鉴定鱼卵5目14科19属20种(未知种2种);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6,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种间遗传距离为0.149~0.325,平均遗传距离为0.255,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的128倍;鱼卵样品以鲈形目数量最多,占51.8%;鲱形目次之,占24.8%;其中鱼卵优势种为黄斑鲾(Photopectoralis bindus)、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大甲鲹(Megalaspis cordyla)、粗鳞鮻(Chelon subviridis)、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亚洲(Sillago asiatica)。本次调查川山群岛东部海域获得鱼卵数量、鱼卵种类数均最多,是江门沿岸海域日本鳀、龙头鱼的主要产卵场;黄茅海、镇海湾西部水域均未获得鱼卵,可能与水域环境变化及陆源污染导致产卵环境破坏、亲体量减少有关。该研究结果揭示了江门沿岸海域夏季鱼卵分布格局,为其制定有效的产卵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表明DNA条形码技术能有效地对鱼卵进行种类鉴定,可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沿海海域鱼卵鉴定工作。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永暑礁泻湖鱼卵鉴定研究. 吴娜,张楠,曹明,郭华阳,朱克诚,杨静文,江世贵,张殿昌. 2018

[2]三峡消落区鱼卵、仔稚鱼种类的鉴定及分布. 阮瑞,张燕,沈子伟,李燕,但言,李创举,倪朝辉. 2017

[3]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大亚湾春季鱼卵种类组成研究. 胡凯,李敏,张帅,蒋佩文,蔡研聪,陈作志,徐姗楠. 2024

[4]渤海莱州湾春季鱼卵、仔稚鱼生物多样性的年代际变化. 王爱勇,万瑞景,金显仕. 2010

[5]青岛崂山青山湾人工鱼礁区及附近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郭书新,高东奎,张秀梅,李文涛,张沛东. 2017

[6]大亚湾鱼卵数量分布及种类组成特征. 林昭进,王雪辉,江艳娥. 2010

[7]长江中游监利江段鱼卵及仔稚鱼时空分布. 李世健,陈大庆,刘绍平,范振华,任玉芹,段辛斌. 2011

[8]2007年春、夏季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卞晓东,张秀梅,高天翔,万瑞景,张沛东. 2010

[9]海州湾及邻近海域春夏季典型断面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肖欢欢,张崇良,薛莹,徐宾铎,于海庆,任一平. 2017

[10]几种鱼卵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马双,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黄卉,魏涯,岑剑伟,翟红蕾. 2019

[11]人工养殖硬头鳟鱼卵的营养成分分析. 桂萌,高亮,李平兰,王顺. 2017

[12]大亚湾鱼卵、仔稚鱼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王九江,刘永,肖雅元,王腾,李纯厚. 2019

[13]松花江下游鱼类早期分子鉴定. 鲁翠云,霍堂斌,王继隆,那荣滨,刘伟,唐富江. 2020

[14]俄罗斯鲟鱼卵与西伯利亚鲟鱼卵的营养成分比较. 高露姣,夏永涛,黄艳青,师伟,庄平,张涛,宋超. 2012

[15]长江口鱼卵和仔、稚鱼的初步调查. 徐兆礼,袁骐,蒋玫,藏增加. 1999

[16]航道疏浚泥悬浮液对黑鲷胚胎的发育及仔鱼摄食生长的影响. 蒋玫,林钦,沈新强. 2009

[17]两种鲟鱼卵的鲜味相关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高露姣,夏永涛,黄艳青,宋超,庄平,张涛,师伟. 2012

[18]黄颡鱼和大鳍鱯肌肉及鱼卵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代鸣,姚俊杰,侯俊利,姜海波,何登菊. 2009

[19]室温下抗冻剂对鱼卵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鲁大椿,方建萍,刘宪亭,章龙珍,陈松林,郭峰,龚明华. 1992

[20]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夏季鱼卵、仔鱼数量分布特征. 蒋玫,沈新强.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