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娟

作者: 石娟;刘永;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谢宏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棘头梅童鱼;稳定同位素;生态位;营养级;珠江口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56-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是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为了解其营养结构和食性等特征,于2021和2022年在珠江口水域采集样本,并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从营养生态位、营养结构指标、食性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δ13C为(-18.74±1.41)‰,δ15N为(12.35±0.57)‰,营养级为(3.25±0.17)‰.δ13C在体长小于100.00 mm时随体长增加逐渐上升,之后随体长增加而下降;δ15N在体长<110.00 mm时随体长增加而上升,在110.00~120.00 mm时出现骤降拐点,δ15N最小,之后随体长增加而上升.在体长<100.00 mm和>120.00 mm两阶段的营养多样性较高,营养生态位宽幅较大;在体长100.00~120.00 mm阶段,种群冗余度与均匀度较高,群落内营养生态位分布均匀,拥有相似营养特征的个体占比高.贝叶斯混合模型溯源表明,浮游动物对棘头梅童鱼的食物贡献比例最高.研究结果可为棘头梅童鱼的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931.1

  • 相关文献

[1]数据有限条件下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资源状况评估. 史登福,张魁,蔡研聪,许友伟,孙铭帅,徐姗楠,朱江峰,陈作志. 2022

[2]2017-2020年珠江口棘头梅童鱼的种群特征. 赖丽华,张申增,陆丽仪,林坤,吕少梁,曾嘉维,陈海刚,王学锋. 2022

[3]季节变化对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肠道和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郑秋实,刘永,李纯厚,吴鹏,肖雅元,林琳,刘玉,邹剑. 2024

[4]万山群岛秋季鱼类营养级及营养生态位研究. 石娟,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王春伶,刘永,吴鹏. 2023

[5]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长江口主要渔业生物营养级的研究. 闫光松,张涛,赵峰,王思凯,杨刚,王妤,章龙珍. 2016

[6]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胶州湾普氏栉虾虎鱼的摄食习性. 隋昊志,韩东燕,薛莹,麻秋云,徐宾铎,任一平. 2017

[7]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天津大神堂海域人工鱼礁区食物网结构研究. 张博伦,郭彪,于莹,徐晓甫,王硕. 2019

[8]基于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三峡水库主要鱼类营养级研究. 何春,邓华堂,王果,刘寒文,沈子伟,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李云. 2022

[9]柘林湾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 林会洁,秦传新,黎小国,陈丕茂,莫宝霖,马欢,郑忠明. 2018

[10]珠江河口渔业生物稳定同位素营养级分析. 曾艳艺,赖子尼,杨婉玲,李海燕,彭松耀,李捷,戴守辉. 2018

[11]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土壤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 王骁,梁思维,田艺佳,刘笑彤,梁文举,张晓珂. 2023

[12]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珠江口南沙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研究. 汪慧娟,徐姗楠,张文博,黄洪辉,齐占会,程琪,刘华雪. 2024

[13]南海西沙毗邻海域四种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 宋晓宇,刘永,李纯厚,石娟,赵金发,王腾,孔啸兰,江艳娥,康志鹏. 2024

[14]舟山近海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DNA分析. 林能锋,苏永全,丁少雄,王军. 2011

[15]桁拖网渔具刚性栅栏对鱼类的分隔效率研究. 张健,张鹏,孙满昌,彭永章. 2009

[16]黄海、东海近海七个棘头梅童鱼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梁述章,宋炜,赵明,谌微,李羽,马凌波. 2018

[17]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高天翔,韩刚,马国强,宋娜. 2013

[18]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的棘头梅童鱼种群遗传结构. 张帅,李敏,闫帅,孔啸兰,朱江峰,徐姗楠,陈作志. 2021

[19]黄唇鱼、大黄鱼、丁氏皱和棘头梅童鱼的形态差异和判别分析. 廖锐,区又君,勾效伟,李加儿. 2009

[20]长江口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 王建锋,赵峰,宋超,杨刚,侯俊利,庄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